当然是以最初级用户为标准呀,比如非程序员的普通用户,他们可能连 terminal 都不清楚是什么。
前Atom团队开发
,Atom应该是能终结emacs,vim的编辑器中最失败的一个, 但为啥还有那么多人看好原Atom团队, 是因为tree-sitter的原因吗
感觉跟开发语言是 Rust
的有关系。风头无两。
不只 tree-sitter,Atom 启发了快要目前最可能终结 Emacs 和 Vim 的 VSCode。Electron.js 本来实际上是为了 Atom 开发的。所谓 Atom 失败,也只是被它后继者的 VSCode 取代了。
任举一例: Windows 下使用 Emacs 的 Tramp, 要多麻烦有多麻烦. 还得先去下个 PuTTY, 而且使用过程中还有坑, 这些我都忍了, 慢慢摸索就是. 最难蚌的是不管在 Windows 下还是 Linux 上用 Tramp 都巨卡, 跟 VSCode 的比就是弟弟. 有些功能适合 built-in 用 C 写而不是 Lisp, 比如这个.
再一个, 平滑滚动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而且还对设备有要求 (当然你可以下软件绕过这一点, 但我综合体验下来用的最顺的还需要付费).
不想用 putty 的话,用 Windows 自带的 OpenSSH,tramp 方法选 sshx 就行,哪怕懒得看自带的 Info,解决方案论坛里搜也有
显然你都没试过 rsync 方法,甚至 ssh control master 方法。
你说得对但是应该没多少 Emacs 新手会了解这些东西, 并愿意花费精力去尝试, 然后应用到自己的配置中. 你跟我说这些 workaround, 我可能也许大概能看懂, 但你要是让一个初次接触 Emacs 的人去干这种活儿, 我恐怕他转头就去下载 VSCode 了.
但是我觉得新手应该不知道还有 tramp⋯⋯反正我是用了两年 Emacs 才实际把这功能用起来的。
所以一般我默认都知道 C-x C-f 有这么个隐藏功能了,应该得有不错的答案搜索能力,觉得不好用可能就是单纯没有动力去改进 workflow,凑合能用就行的心态。
+1
我觉得zed挺无聊的,
编辑器要不拓展方便 能让你对自己工作流进行针对改造,要不bloatware 什么都有开箱可用 用户学习编辑器的工作流
单纯为了写的舒服流畅我宁愿用发的jb订阅,vscode也是好在两头兼顾(都到了够用的等级),helix和zed倒是两者都不够用…
同意。zed 最大的新意可能就是多人同步编辑文件。但是这东西我不觉得真的很有用,我还是更 prefer 异步的 code review 的形式,同步编辑更适合 office 这种不好版本控制的文档。对于使用 git 的代码来说,没大用。
其他的功能,lsp 是 vscode 主导开发的,treesitter 倒是 zed 主导开发的但是 neovim emacs 都内置了。AI 做的也不如 cursor。拓展系统也不够完善。
到最后,zed 还剩下啥,你总不能说是用 rust 写的原生 UI 所以比 vscode 用 electron 更流畅吧。我反正是看不出来 zed 在现在的编辑器里目标是占据哪个生态位。
helix 我倒是觉得有自己的生态位。它是一个把 lsp ,treesitter,内置了的开箱即用的终端编辑器,类 vim 模式键位还算好用,不会配置 vim/emacs,又需要用终端写代码的,还真的可以开箱上手用 helix。我现在就是把 helix 当做我在 windows 下的 $EDITOR 。(因为我的配置 hard code 了一些 unix-specific 的内容也不想专门花精力适配 windows)
同步编辑,如果是用latex写paper的话,那还挺不错的功能。word 自己的同步做得很不太理想,有时候会丢内容,用的时候需要比较小心,Google doc 这方面做的不错。如果zed能替代Google doc在同步编辑下的能力,比如就算是写纯文本文件,也能更好的同步,那还是很好的功能。
这倒是一个我愿意尝试zed的一个角度。
zed之前试过,感觉就是超级快。
上古神器有上古神器的包袱, 新生代有新生代的缺陷. 过了这么久你我还能在这里相遇, 说明它必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理由.
看一个软件成不成熟, 可不可用, 我都是在Debian的仓库里找, 如果当前 stable
版本及其往后的版本有, 那么说明这个软件已经很成熟, 可以用了. 否则的话, 还得再等等, 火候不够.
式微有啥统计数据的支持么?我觉得会用 vscode 的人,之前大多数用的也不是 emacs 啊,我用 vscode 之前用的是一个 c++ 的软件,叫 codebricks (啥太久没用都不记得了),然后是 clion。我同学在 vscode 之前用的 sublime text。我的另一个同学则是 visual studio。如果 java 则是 eclipse。我的意思是,没 vscode 之前,emacs, vim 也不是主流啊。虽然我确实知道从 emacs 跑到 vscode 的。
org-mode 我都默认不打开 fontlock-mode 的
VSCode 诞生前后海量的用户增长量, 这是凭空冒出来的么? 不过说到底也是我的推测, 你可以不信.
另外你说的那玩意叫 Code::Blocks.
直接看 stackoverflow 的年度问卷调查
蓝色的点是实际在用的,红色是明年还会继续用的比例,不参与排序,VSC 58.7%, Vim 16.42%, neovim 12.56%, Emacs 3.82%
下面是 2018 年的,VSC 34.9%, vim 25.8%, Emacs 4.1%
结论是确实受到 VSC 冲击,但是 Emacs 因为本身用户少到可怜,影响远没 vim 受到的大(当然有 neovim 的额外因素),甚至相比 2015 年的时候涨了一点点。冲击最大的是 Notepad++ 和 Sublime Text,这两个几乎没特色功能,就真的只能靠用户惯性了,虽然还在 emacs 前面,但也已经不如 vim
我同意有大量的 vim/emacs 用户转移到 vscode 这个观点。
其实很多 vim/emacs 用户是不写配置的。很多的都是用默认配置,最多就是用 package-install
装几个包然后启用一些 (xxx-mode)
,不用任何配置的 vim 用户就更多了。这些用户很多都是只在 ssh linux 终端里用。 vscode 出来以后能很方便的远程连接,就都用 vscode 了。
觉得 emacs 用户和 vim 一样多,恐怕是个错觉。
在 VSC 以前,Notepad++ 35%, SublimeText, Vim 15% 排前三,而 Emacs 排老四也就 3.8%
不写配置还用 Emacs 的人也远少于 vim,因为有 MicroEmacs (GNU Mg) 这个替换选项
实际上我开始用 Emacs,也是因为 Spacemacs,那也是 Emacs 用户数开始起色的时期。当然因为 GNU Emacs 开始频繁更新不兼容功能的问题,导致只有所谓轻量化配置套件才能存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甚至根据上面的调查,可以说,考虑到 neovim,用 vim 的人数总体是在涨的,在 VSC 出来以后一直保持 25% 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