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好惨,这种应该算“死”了吧,还一直发帖的那人是真爱(但可能爱的是贴吧),都是 0 回复, VIM 不缺社区的。
有两个趋势:
- 越来越短,当然这可能是圈子原因,我的大学生同学们在 qq 群都像是麻木的状态,表达任何事常带算法推荐的表情包和一些热梗,话语通常不会超过五个字,碎片化娱乐化明显,还不只是输出能力,似乎连阅读能力也没有了。在回到这个论坛还是能遇见大段大段的语言,很欣慰。
- 越来越长,现在新出得 llm 标配的 reasoning,输出越来越长, 我给grok3 发了句 hello, 它硬是 reasoning 了三十秒。与人类的日渐碎片相反,它的输入输出越来越能长篇大论。对我来说用 ai 反而被动锻炼了阅读长篇大论的能力,但又增加了我对 ai 的依赖程度,自己思考和阅读论坛或文档来解决问题好像成了次要的方案。
- 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是 llm,人所思所做都是积累语料,与计算机不同的是人的输入输出能力只有大约 10 bit/s, 而 llm 快得多,也就几亿浮点数上下吧。导致现在的没有经验还图快的年轻人往往更依靠 ai 来“知识蒸馏”,还可以从代替亲密关系上来看历史进程,工业革命革了大族群的命给了我们国家的保障(社保,教育),信息革命革了家庭的命(网络社群,游戏),下面的 ai 革下亲密关系很有可能(AI 男/女朋友, AI 养儿)。我曾经认为 llm 只是与编程或者文本处理相关, llm 与 编程 就像 gcc 与 汇编,工具而已,就是就3d打印机,我也有3D打印机,多一台有什么不好?直到有一天我发现22年后很多科普文章都是ai生成,CCTV播放ai生成的酒类广告后再介绍新闻里科研人员研究的月砖用ai生成的动画,而一边是正在用ai写毕设的我,还剩下的自我意识清楚的知道“我成为机器的附属”。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留给大家: 当你们在 emacs-china 的信息泡泡里发表了观点,又在github 里发的代码,都被爬虫拿去练ai了,然后 ai 学会了你 80% 的能力,你会高兴吗?
- 成为 ai 最强知识集合的一员,我很高兴。
- 成为资本家免费的劳动力,我很高兴。
- 成为让英伟达和台积电的股票增长点,我很高兴。
- 成为那些 ai 生成的文章里带着 ai 生成的图片,我很高兴。
我又想了下,感觉挺不好意思的,不应在论坛传播负面情绪,不然就把论坛玩成了知乎。人类和 llm 是不一样的存在,两者也不是对立的关系,人有自己的情绪,像是有情有肉的有机体,面对再强大的硅基 llm 也不要大谈特谈悲观主义、卢德主义。围棋、象棋、游戏早被 ai 霸榜过,可是 2025 年了比赛还在继续,人生还在继续,人类社会还在演变,就算 ai 比人类还会编程、会写作、作画,但是亲手创造的乐趣还在,人类的心流,平淡又永恒。五十后 lisp 还存在,Emacs 还在呢,lisp 和 llm 终成为我情绪的载体,平淡的工具,坐看云卷云舒,风吹草低。
1 个赞
哈哈,好真实
AI辅助学习编程确实很不错(不能太冷门,有足够代码量让gpt学好),比如我用pandas无脑问gpt + Ctr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