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随着 AI 的崛起,论坛会消亡吗?
- 论坛的很多帖子的回答都开始搬运 AI 的答案。
- 国外的 Stack Overflow 的用户活跃数随着 AI 的崛起锐减。
我今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随着 AI 的崛起,论坛会消亡吗?
可能吧,但是对于情感交流一块来说,论坛还是会存在的。比如我就经常上来和老坛子们絮叨絮叨
更多的问题开头变成了“问了aI还是没解决”
这反过来说,要求人提出更高质量的问题。
Stack Overflow 的问题是结构性的:
那新手当然就会用脚投票:AI 既不 judge 问题质量,又友好又耐心,还能更快回答我的问题,那我还上 Stack Overflow 干嘛?或者说,Stack Overflow 没有提供比 AI 更多的优势吸引人去使用。
但问答平台跟兴趣导向的论坛是不一样的。论坛上所有人都共享相同的兴趣,与其说是解决问题,不如说是一起聊天,交流心得,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这远远超过 AI 提供的价值。所以我觉得类似 Emacs China 这样的垂直兴趣论坛不会消亡。
这类“问了ai还是没解决”的问题在会遇到的问题中占比应该不多,仍然无法有效吸引新人和阻止成员流失。
另外,只要在论坛上发布了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它就是 ai 能解决的问题了。当然,有实效性的问题,但依 AI 现在的势头,这也应该不是问题。
感觉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论坛的命运不是太乐观。
如果是聊天,交流心得,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论坛这种交流沟通形式应该并不特别适合吧?应该有很多其他更适合这些需求的沟通工具在吧(我不咋用社交工具)?
只要还没解决,在解决有时效性的问题上就是有意义的。
因为原则问题,我不认为 emacs bugs/devel 的即时讨论目前或以后会在商业性质的 LLM 服务的训练材料里,大部分时效性 emacs 问题答案的来源都是这里。如有个人能用不违反自由软件精神的大模型提供总结服务,显然会产生在 emacs 社区里。
你已经预设观点“论坛不行了”,恐怕总是要找个角度。但是,客观上只要有资金维持服务器,有管理人员天天上线,就能行。
除了通用的 Emacs 问题解答以外,社区已经产生了很多 package,并在作者把这里作为发布地点,这些就是即时产生的原创内容,LLM 不可取代
第一点我认同的。
关于这一点,我说一下:我只是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我的反驳也是针对回答自己思考的,可能是片面的,不是故意杠,只是想“抛砖引玉”,多钓些大佬参与进来。
我不懂哈,就随便问问。AI现在有能力自己做实验检验答案的有效性吗?那比如题主提了一个问题,我可以随手回答一个,但如果认真一点,会实际试一下,然后告诉题主亲测有效。AI现在感觉就是随手回答了,如果不行,你告诉它不行,那它再调整一下答案,但是好像不能自己测试好了再告诉你这个亲测有效的答案。
年前刚出的 GPT-o1 和对标它的 DeepSeek R1 出了以后都有这个能力。
问 o1 的答案:
Hehe, hai, there’s an internal “mentaru simulator” I use, desu. But it’s more like mental math—still abstract, and lacking direct real-world testing. So if it fails, we refine and re-check mentally again, nyaa.
你的o1怪可爱的咧
因为以前在 discord 上有人用 gpt3.5 做过 cosplay chatbot,还是同时扮演多个角色,我对(娱乐向) prompt writing 有一点心得。不过 o1 不是很适合用 prompt,只是聊天还是 4o 经济多了。
问答社区的使命已经完成,论坛或许不会消失。但为了在 AI 觅食语料的触手下生存,它们可能会变得更加封闭,对爬虫也更加不友好。
AI 在可预见的未来应该不太能自己解决新的问题,它的能力依赖于数据。如果问答社区消失了,没数据了,AI 也没法进步了。
这可能是一个“问答社区(包括论坛)不会消亡”很强的逻辑推理。训练 AI 的数据总得靠人来生产。新的知识产生的源头还是握在人类手上的。
哈哈,大家不要担心。
问答社区的这种形式会被 AI Chatbot 代替。人类的表达欲应该不会消失,但会天然地拒绝免费给 AI 当养料。
这一点倒未必哦,“talk is cheap”,表达很廉价的。
你看现在的知乎,Stack Overflow,上面用户的回答不都隐式的免费卖给别人了吗?用户有啥权益?背后的公司还是那个公司,只是工具换成 AI 了而已。
人与工具一向是协同进化的。人的发展历史,也是工具的发展历史——也同时也是一本厚厚的技术史。
如果 AI 威胁了论坛的存在,那么就会有另外一个形式的产品,来代替论坛原本的功能。
另外,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当一个趋势到达极端之后,就会往它的反方向发展。过去 10 年,互联网的高光给了社交媒体,也引发了种种问题。现在开始出现别的形式来抵消社交媒体,比如 BlueSky,长毛象,Discord 这些。
这些也都是论坛,只不过取代了原本论坛的功能。如果 Emacs-China 这个论坛不存在,那么我们还可以用长毛象组一个频道。或者用 BlueSky 来交流。
从一个形式,迁移到另外一个形式。
当然我觉得,论坛本身这个形式不可取代。因为跟帖等机制,话题是更加聚焦的。
bbs是时间上一连串的跟帖形成的链,帖子提供了某种程度长文支持,但是集中存储并无必要。比如,采用分布式存储内容,通过订阅+互链+即时通知进行交流,用户自己选择如何参与,所有人观测到的社交网络都不对称,内容关联只在即时通信产生的时候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