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AI 崛起,论坛会消亡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可以做一个推送帐号,然后用AI推送内容。你会不会觉得这是更隐蔽的污染呢?

我们这一代人算是开放时代的末裔,从上网的那一天起就只见过不断推进的大一统。白手起家,群雄割据的浪漫年代只是史料。论坛说白了只是另一个某人控制下的服务器,如果你说它该不该消亡,按理说早就应该消亡了。

或许,今天我们在这里聊天不是因为它是生存的适者,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共同的理想,我们的理想能走多远,它就能走多远。

2 个赞

确实,论坛是否消亡并不重要,“替身使者”间会相互吸引,哪怕这个论坛没了,大家也会在其他地方相聚。

不知道坛友们都还会用哪些社交媒体?你提的这几个都没用过。

知乎,推特上不少。其它的不知道。

我还忘了,Github 不也可以当成论坛~

以前我也经常用知乎,但感觉现在知乎上的很多回答都有股异味。

优质的回答有,但占比少了。很多的回答都夹杂着广告、营销、AI 生成等内容。回答的形式千篇一律,内容又长又无趣,缺乏洞见,全是罗列。不希望论坛变成这样。

不喜欢的答案,划过就好。还是有不少精华的。

之前关于数据库的设计,帮助最大的一篇文章,就是在上面找到的。其它地方没有。

刨除固定的营销内容比例之外,知乎上很多是关于自己实践的经验,这一类隐形知识很少在其它地方见到。

从信息的等级来说:

经验 >>> 信息

你说的这个信息等级这个倒很有趣,

如果能整个工具,能对文章自动按信息等级(独特性、丰富性、AI内容占比、广告/营销内容占比等)进行分类,应该很有用。这样就方便一开始划过不想看的内容了。

不然得自己去分辨,分辨的时候就不舒服了。就像以前的中文互联网,还没搜索内容尼,就被各种广告,弹窗搞得没心情了。

大数据推送算法嘛

经验通常很难显性,通常是难以告人,不在行中是完全不知道的。对于别人来说,这部分的知识等于隐形。

或者被行业的人以黑话的方式包装,不为大众所知。

补充:完整的来讲,数据 <<< 信息 <<< 知识 <<< 智慧?

不过我不太确定 AI 无法达到知识的层次,毕竟如果“知识”只是一种更高层次的 Pattern,那么随着算力的增加,AI 迟早能达到这个层次。

但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随着 AI 工具的发展,人类必将重新思考关于智慧的定义,以及一些平台的价值所在……比如这个帖子正在做的事情 :laughing:。一些更高层次的 Pattern 会被更加重视,我们也许能重新迎来轴心时代般的智慧涌现(做梦ing :zzz:

我认为考虑一个事物是否会被取代,应该从【它满足了什么样的需求】入手;那么如果论坛类平台只是满足了 “回答问题” 的需求,那么随着 AI 工具的发展,它活该以及迟早被淘汰——毕竟与其让人类花时间回答其他人类提出的 或有趣 或无聊 的 问题,还不如去进行一些其他的创造性活动——因为前者充其量只是一种对已有信息的交换,这种事情让机器去做好了。

但不可否认的是,论坛的功能决不仅在于信息交换;比如,伴随着信息交换而产生的情感交互,当一个孤独的程序员登上一个热闹的论坛,这 或多 或少 的 满足了 ta 的社交需求,冰冷的屏幕不再冰冷,因为变成了一个通往一个社区的端口,而变得有了一丝温度。

那么提到了社区,这里就有更多的话题可聊:社区本身之所以称为 “社区”,意味着它和物理空间中、社会意义上的 “社区”,存在一些相似之处。那么事实上的社区又何尝只是一个进行简单的信息置换的地方——当然,如果说情感交流以及社交需求的满足也是一种信息置换,那确也多少使得命题变得更加真实。而似乎许多的社区都是由一些类似论坛的平台进行维持。

故此,论坛确实有着许多不可替代的功能,满足许多 AI 所无法满足(或至少,现阶段不能很完美地满足)的需求,因为它并非只是信息的高速公路,而是一个许多赛博灵魂所栖息的地方。

(胡言乱语ing)

另:帖吧也可算为一种论坛?那么,它绝对是伟大的 文·史·哲 之源泉。 :rofl:

知乎有它的推送算法,但那只是为商业目的服务,也不太可能提供我上面说的那些功能(与它的商业目的不一致)。

搞成浏览器插件,依据用户自定义的信息等级自动评估过滤页面内容。不知道是否可行?

  1. 如果除开问答,论坛剩余的社交属性比较弱。社交属性很难成为它不被取代的理由。
  2. 就如上面说的,论坛还有很多“创造性”的帖子,比如刚发布的 package,ai 尚未收集的问题的解答等等,反而会成为论坛不被取代的理由。

哈哈,我们是不是可以多开发下论坛的社交属性!

浏览器脚本是有的,但是网站的api变了,脚本就也得跟着变,没有人维护就噶了。

而且,不管用户的过滤如何严密,只要上游推送机制一变,就有概率没用了。住在别人的城中,如何能画地为牢?分明是自己诓自己。

分布式信任链是唯一能彻底摆脱上游控制的方案。然而,目前的互联网,促进信任破裂的动力往往来自物理的现实条件,而不是信用架构本身。

后面这段话感觉很有意思,不过属于我的盲区。我对区块链的东西不太了解,没太明白,可不可以再简单说下。

这段话的重心在这里。

关于区块链,你自己去看wiki啊

区块链知道个大概,就是这句话没理解是啥意思,为啥目前互联网是这种情况?

哎呀,我也忘了。

有点费感情哦,果然还是 deepseek 可靠,问了下它,总能得到回答,虽然不知道对不对,就当是对的。

抖机灵 :nerd_face:

看你怎么定义“消亡”了。

如果非主流就算消亡,那邮件列表、IRC 和 Emacs 也算消亡了。
如果只要有人用就不算消亡,那就永远也不会消亡。

我们来看下“僵尸”是怎么活的。vim吧-百度贴吧--vim同好的贴吧 ,体面的死挺好,活下来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