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Modality and Chording?

Fox Kiester (noctuid)的Why Modality and Chording?探討了Vim Kakoune god-mode modalka Vis等的優劣。

我是查找Kakoune的使用體會找到這篇文章的。看完覺得應該放棄Kakoune了……

% loc kakoune/src/
--------------------------------------------------------------------------------
 Language             Files        Lines        Blank      Comment         Code
--------------------------------------------------------------------------------
 C++                     55        24836         3136          208        21492
 C/C++ Header            77         9869         1948          178         7743
 Makefile                 1          184           33            1          150
--------------------------------------------------------------------------------
 Total                  133        34889         5117          387        29385
--------------------------------------------------------------------------------
1 个赞

所以我不很懂这些放着鼠标這种先进发明不用而想仿古且又不肯仿到 teletype 时代的人。 想改进干嚒不带鼠标改进?因为鼠标有原罪?

在我看來大概实际上和汉服是一样的半调子吧。

很多奇怪的论点在我看來都沒什么道理。

比如你用 latex 就该用左手动鼠标。

这么喜欢用鼠标应该用这个

讲道理,只要人类还没用二进制交流,打字还得靠键盘。因为打字是一个很有确定性的玩意,你敲下去什么字符就是什么字符,而鼠标操作是一个比较fuzzy的操作(比如左上划和上划其实不注意的话会弄混)。像PS AE这些艺术创造软件鼠标划拉划拉感觉到了还凑合,一边打字一边强行用鼠标我觉得是愚蠢的

1 个赞

鍵 鼠 玩 家 震 怒

你能只用鍵盘打任何电竞向游戏?

文章对 Kakoune 的评价我绝大部分是赞同的。视觉反馈并不是那么重要,第一次得知 Vim 无需笨笨地先用鼠标选择才能对其操作的时候,简直是心头狂喜并大赞。但视觉反馈也不是没有用武之地,Kakoune 诞生于多光标操作风头正劲之时,如果想要同时对多个任意区域进行操作,那么视觉化标记必不可少。然而事实情况是,Kakoune 的多光标功能做的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Kakoune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终端里可以画复杂的交互图形,很难说后来的 Vim/Neovim 的浮动窗口灵感和实现是否借鉴自 Kakoune。另外,Kakoune 代码基很小,运行速度快,默认配置就很好我很喜欢。

使用 easymotion、sneak 等 overlays 来解决问题,我也不是很喜欢,不太喜欢有插件在屏幕上到处做标记。

文章中提到的 Vim ex 命令默认以行为单位,无法对单个区域作用也是事实,不过有方法绕过。

1 个赞

我是个没人陪我打电竞的渣渣,只能玩玩chess这样的休闲游戏

打字注意力都在内容上,用鼠标打降龙十八掌打歪也是情有可原的好吧

1 个赞

我 全 都 要

鼠标的原罪就是伸手够鼠标很烦,尤其是编辑一点用一次鼠标的时候

可惜没有在键盘上配轨迹球的笔记本,触摸屏感觉局限性还是有大

这个是什么,有url吗

街机上经常见到的半球型设备,用手搓的,功能和鼠标一样用来定位。更大更好用的指点杆

有倒是有,然而是很老的款了

装了轨迹球笔记本得多厚啊 :sweat_smile: 小红点作为替代品到还行,就是没有其他的方法精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