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下代码,是从 procfs 读的,和 ps 的数据算是同一个来源,现在 Linux 的 ps 基本是 procps 套件里面的。
主要感觉不同格式乃至用的不同 codec 解码出来的音色还是有分别的,然而都是些玄学玩意。我用 XLD 切出来的 apple lossless 和 320 kps 是能听出来区别的。而 320 kps 和 640 kps 之间我是听不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是音色而不是音质的区别。
數據上肯定會有區別, 只是耳朵到底能不能分辨是個問題,
在线歌单也是个很重要的功能啊。
我个人只是偶尔听歌,要不也早就用在线音乐了。
关于音质,索尼曾经搞过一个金耳朵活动。
我的结论是:普通音质,对大多数人来说够用了。
金耳朵挺多公司搞過的, 比如飛利浦, 當時是一個在線網站, 然後有選項給你選, 大部分人都慘不忍睹. 還有一些公司線下舉辦的, 很多十幾年的老燒都翻車了.
窩聽歌時間比較長, 一天10h以上吧. 所以耐聽便攜非常重要
盲测基本全军覆没。我是很早就已经对我耳朵放弃了。
个人对音乐的记忆、流连,是在大街上走过不经意听见一首歌的那一刻;不是沐浴焚香,正襟端坐那一刻。
你的 ncmpcpp visualize 是怎么配置的?我在 PulseAudio 下不知道怎么搞。 报错 /tmp/mpd.fifo
文件没有。
audio_output {
type "fifo"
name "Visualizer Feed"
path "/tmp/mpd.fifo"
format "44100:16:2"
}
mpd 配置里加这个。
我的 mpd 配置:mpd - MacPlay
ncmpcpp 几乎不需要配置的。那个文件是我从例子文件夹复制过来的。你先配置 mpd.conf,还有问题我再切到 manjaro 下看看。
谢了,搞定了,原来是我原先配置错误,用的是 format "44100:16:1"
我都是找CD直接拷到itunes库里,单曲不存在的。这样的好处是itunes里唱片封面视觉效果贼好,缺点是找CD比下载一首歌麻烦很多。
大一時窩玩過松下2000年左右的隨身cd, 然後自己在亞馬遜買cd, 那是窩聽過的最好聽的聲音(可以接二房)
这个帖子可以作为水帖专用了。。
是的吖,另外还有个看上去强大能用js自定义的surfing keys,试了下并不能翻出什么花,然后和cvim一样的问题,和vimium共有的功能,不如vimium顺滑。总之vimium最高。
我有次硬盘里突然丢了一首心中前五的歌(排名高所以一下就发现了),排查发现是云音乐刚给这首歌加上了版权限制(在线听免费,下载付费),同时在我的电脑里删掉了这首歌。其实我这首歌是用它之前在别的地方下载的。从此只用foobar2000
你在mac 下是用虚拟机装的Linux还是boot camp?
bootcamp 装不了 Linux。
Live System 只要一個 U 盘,不需要装任何東西。
窩和你說, 你只要在網易雲提供的暈盤上傳沒有版權的歌, 就可以繼續下載/在線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