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笔“哦”的全码让我对信仰产生了动摇

@erStern @LdBeth @SuperMMX 幾位用rime的大佬,請問如何設置倉頡選字框先出現的是常用字?冒昧打擾了,謝謝!

形码都可能因为忘了怎么写而卡住

因为只用 rime 输入法,又不喜欢安装特别大的词库,所以最近也想切换到形码上。

缺点是简码和全码不一致,打字和打词也不一致。

看到知乎上有这样的评论,有点困惑,大佬能不能给解释一下?

你不如学个只打单字的输入法,我现在用的就是,没有词的话少了很多问题。

两笔吗? 我考虑过,不过我感觉音形码既用音又用形有点分裂,实际用起来有这样的感觉吗?

我用过双拼加形(小鹤,后来转键道),偶尔也用两笔,其实不会分裂的,形就是个选重用,可以找个字根少点的,辅助码别这么复杂的。

1 个赞

我用的是个顶功的单字输入法,反正用了一段时间后就是每个字都是肌肉记忆,不会再想编码,但是说实话这个过程挺难的,比如说我没有刻意练过,现在也没有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感觉。常用的字到是很容易熟。

1 个赞

感谢楼上两位,我去试试两笔和郑码,看看哪个更适合自己。

想学习和使用 98五笔 可以尝试这个 98五笔输入法 (基于Rime)

1 个赞

多数输入法只支持86就还是用86了,用熟了就不觉得不科学了。。
另外嫌手机上九宫格拼音打字慢,试着用了一阵九宫格双拼,发现码记着记着会和五笔搞混,电脑上全键盘会一会儿打五笔一会儿打双拼,就放弃了。

1 个赞

我是马甲 :smile:

下边例子中的编码都是以我现在魔改的郑码为例,在其他场景均不适用。

简码和全码不一致,举个例子,「来」单独打是「fi」,在「来去」这个词里编码就是「fj」。

因为形码也会有些重码,为了更好利用按键,会有一些特殊用法,比如「f」给了更常用的「地」,那么「来」就需要加一些后缀来表示。

大概就是这样。

只有玩ps4起名字的时候会对仓颉产生兴趣…

最近发现了一个叫做三码郑码的方案,就是将原来郑码最长4码上屏,改成3码,同时取消了词组,只打单字。

郑码群有大神说这位作者已经打磨了十年了,超过8k的常用字里只有几十个还不能完全盲打,从重码率低这点还说已经非常优秀了。

不知道在Dvorak上使用体验怎样,供参考。

1 个赞

有没有在 Emacs 上实装了?

我在RIME上试了,没有在emacs-rime或pyim上试用。

我现在用azerty布局,本来形码也是一直当辅助的,这个三码方案为了减少整体的击键次数、大量使用了qwerty的;键以使第二候选上屏,想要符合我的需求的话,需要再动方案的按键映射,所以我还没有继续深入测试。

这个有点意思,拆词很自然。我一直都用的拼音。感觉可以尝试一下。
请问下各个平台的Rime都支持吗?

只要是 *.schema.yaml 的方案,在RIME上应该都是通用的,我折腾过几种自制方案,在Win、Linux、Android上混用、都没发现有平台限制。

感谢分享。有空试试,希望能够找回一点写字的感觉。拼音用太多都不会写字了😄

不带顶功的三码方案应该打起来很费劲吧,我觉得有顶功的输入法体验更好一些。顶功类的输入法好像还没有落地到 dvorak 上面的,比较难受。自己也没有精力做一个。

pyim支持这种郑码吗,看到官网描述,重码非常低,想试试看

拼音用久了,感觉有一大部分时间都在翻页选择词组上面,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