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论坛高人的启发和指点,开始学习卢曼卡片笔记。
读到这么一段话,
为什么要记笔记?我们看书学习时会产生自己的思考,这样的洞见来之不易,如果不记笔记,往往会转瞬即逝,因此记笔记可以巩固我们的思考成果。自己的思考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同于原始的知识,有时哪怕是精简一下语言,调整一下语序,使得下一次再查看时不需要花费和第一次一样多的时间,那么我们花在第一次学习上的时间也就有了价值。更不要说像本书建议的那样,用自己的语言,以标准化的格式记下笔记,再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产生更多新的想法了。一个笔记系统不仅可以是我们的外接大脑,也可以是生产力的助推器。
其中一句大白话“使得下一次再查看时不需要花费和第一次一样多的时间”,让我觉得这本书当真值得读下去,这么大白话的经验也如实记录写下来。读书不就是一次次地迭代和递归“使得下一次再查看时不需要花费和第一次一样多的时间”吗?
初次读sicp的时候,发现很多算法记不住。
比如找零钱的算法,第一次看明白了,第二次看又不明白,试着加上简短的说明和一点提醒洞见以及更往上一层的抽象,第三次看还是要花不少时间,
突然有一天,我霍然明白了数学公式的意义,那一刻心里对着几千年来的数学先贤会心一笑。
第四次,只要看一眼数学公式,脑子里就自然运行起来了算法。
““使得下一次再查看时不需要花费和第一次一样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