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键道的形码就少很多,我觉得蛮不错的,单纯可以在你“选择”的适合,做进一步的筛选罢了(相当于在搜索结果中的进一步搜索)。打词总能把候选项弄到第一页,这个对我就足够了…… 自然码这个辅码确实多的吓人,如果能全记住,确实如你所说,学纯形也不是不可以了。
老实说,我对没理解过的输入法没有偏好,其实就像你的截图一样,没接触之前,就只知道那几种常用的输入法,一旦接触之后,会发现输入方案超级多……
既然您推荐了,我也可以试试接触下,毕竟虎码现在也基本要从头记忆了……
我自己考虑的点其实还是:
- 年龄大了,提笔忘字,都到不了怎么拆字的阶段
- 平时打字,并非照书打字,而是聊天,拆字感觉会破坏思维连续性
- 打词似乎不是纯形的长处。尤其是那种在词里认识的字,单拿出来根本不认识的那种有点多的……
不过也确实从来没有掌握过一门纯形输入法,所以现在也不好下这个结论……那就听您的去试试。
输入法这个最让人困扰的就是不能快速体验……学一个总要有点成本,(但我想都试试……)
看了下冰雪四拼,我普通话标准,感觉可行……
形码我倒是不怕,但提笔忘字这个事我是真觉得是一个前提……还有最近短视频流行的取词(尤其成语)中的字单认的,几乎全军覆没……
顾虑是真实的,我去年也是打定主意坚决不学形码,其中走了一点弯路,参见 「码圈迷雾再瞥」。
提笔忘字
这点问题不大,我也忘,因为常用字不多,结合拼音反查。
拆字破坏思维
这个问题确实存在,我从不跟打练习,所以打形码速度比较慢,时常要刻意想字怎么拆,我经过两三个月的日常轻度打字后,才觉得「用形码打字不难受,比较自如了」。
我日常都是想打,没有看打,还好写文章、聊天都不着急,不是网文作者之类重度文字工作者,所以总之来讲还好,需要时间来慢慢习惯。
打词。
形码最好还是打单,一旦你体会了打字不用看候选的感觉,你很可能跟我一样回不去了。
打错字的情况是存在的,我拿不准的时候会用拼音反查,毕竟常用字不多,还好的,也算让自己复习下字怎么写😀
给自己两三个月试试就好——两三个月的真正用形码打字而不是选来选去,如果之后还是觉得还难受就弃之😀
形码的选择上只看宇浩系列就好,从字根到拆分、性能、文档、RIME 方案都是最佳形码,没有之一:
节约了背字根的成本,总得优点代价
优先看形码,会比音码难点,搞不定了就 fallback 到音码,不丢人😀
忘字的事情,也是个很好的理由、契机让自己复习下汉字、成语,其实难的不在于「你忘了、不认识的字」, 而在于「你觉得自己知道其实搞错成另一个同音字了」。
形码用到每分钟 40 字即可,在 https://genda.shurufa.app/ 可以测试。 不特意练的话,半年足够了。要能打到每分钟 80 字那就是「非常自如」了,不必再快了。
玩输入法是有点好玩的,当个玩具看待,而不是担心打字速度、字不记得等,可能会更轻松上道的。
辅码不用背字根,用偏旁的拼音首字母就行,缺点就是候选范围的缩放比不过真形码
作为资深音形码用户表示你的这句话完全错误。
第一,需要记忆的字根数量远远少于形码。 第二,性能没有差百倍。事实上,很多形码用户没有我用双拼打得快。——你固然可以说形码打生字方便,但我也可以说音码日常输入更顺畅。
我现在主要用五笔,感觉学的还是很值得的(入门大概花了一个月)。不谈打字速度、重码问题以及字符集的大小(当然这些五笔也不是最优的),单就五笔的一级简码和二级简码对我而言就很受用,相当于最常用的一些字、词有了规范的一个键或两个键的快捷键,输入起来很畅快。
不过我对汉字本身就是持否定态度的,只因为是第一语言还是继续用,汉字拉丁化没有完成是一个巨大的遗憾。新文化运动时感叹汉字承载的无非是些落后的东西,我看现在也没改善多少。另中国的学术界已经事实上放弃中文了。
可是人类活在历史和当下,就是不活在学术界。另外技术的进步既将汉字留在了数字化的世界,同时让我这种懒人用全拼打字也能很快,不用挤破脑袋学习其他打字方式。希望技术这种东西继续迁就我,而不要反过来。
还真是林子大了,我的见识倒是少了。按理说,讲起中文输入的问题,有人做了fcitx ibus这样的输入法框架;有人做了rime 这样的输入法引擎;有人在这之上又做了雾凇,万象等等词库,甚至在此之上还有人做了大模型。再说起各种输入方案更是涉及拼音、双拼、注音、仓颉、五笔等等。再联系到emacs有输入法rime、ace-pinyin、中文分词等等。
我举得这些例子跟黑格尔的名言、什么乐坛可能毫无关系,但是中国人还是证明技术很有柔情,汉字于我们是重要的。至于老兄,还是少说什么中国人证明了什么,你开开眼,瞧瞧这帮技术人做的东西多漂亮。
不好意思,英语能力有限,暂时感受不到拉丁化文字的美感,但是中文文字的美感和力量倒是能感受到。不知道你所谓的放弃中文的中国学术界具体是指哪个界。
拉丁化文字或者说英文的好处就是精确,但是坏处也是精确。我以前也有段时间很欣赏英文的这个精确的地方,可过了那一段时间以后发现,其坏处也是不能忽视。
如果你的想法和我一样是为了减少按键次数,那么还是推荐双拼或者我提到的这个国标三拼,简单易学,保护手指。
文字本质上只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单一的表达方式"我个人认为是没办法精确描述遇见的所有状况,所以上面那个ID一味吹捧拉丁化文字贬低汉字,我不知道是不是怀里揣着小九九?
我也没有吹捧拉丁文字,我的观点是“文以载道”。但现代的道确实就是西方的道,现代性即西方性,当代中文很多只不过是西方词汇表的一个直接映射。所以汉字对我来说就像学骑马差不多,可以学但终究是个落后的供人消遣的东西了。
汉字无非是现在还有一群人在用,计算机系统当然要支持。处理汉字也未必比处理阿拉伯文要复杂。更遑论简体字不过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草草设计出来,向拉丁化过渡的中间产物。
文以载道,不是字以载道,你首先应该了解"文"是指什么。
文字不过是"表达方式"的一种,"单文字、词组、句子、文章"可以载道,也可以载其他你不认为是道的东西。
“当代的中文很多只不过是西方的词汇表的一个直接映射” 不知道你所谓的当代是从哪个时间点开始计算。
“汉字对我来说就像学骑马差不多,可以学但终究是个落后的供人消遣的东西了。” 以你对简体汉字的理解,我个人认为你应该去学"拉丁文、文言文、繁体字、古埃及文字"等等更原始的文字。至少在这个论坛,你应该更多地用"英语、elisp代码"等方式来表达你的"道",而不应该是用你瞧不起的简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