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日程安排的?

在尝试飞书的日历,windows电脑用onecalendar,android日程直接caldav导入都很顺利 但是emacs集成遇到问题, 根据windows和手机的经验,只需要三个东西
用户名是一串字母: u_xxxxxxxx 应用程序密码: 登录feishu日历的页面,自己生成的 服务器地址(含日程uuid): https://caldav.feishu.cn/calendars/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org-caldav-sync时候打开了debug,登录通讯没问题,可以看到一串ics文件名,问题似乎是无法下载ics

敢问有谁用org-caldav成功同步过,是哪家的服务器?

微信截图_20250317164251

飞书没试过,钉钉家的试过。 看有没有帮助 。CalDav 与 Emacs 同步

然后配合导出为.ics的功能,把确定的日程导进手机日历

我最近在实现 Org-mode 到 MacOS Reminders 的同步包:

main 分支当前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同步功能。依赖 GitHub - keith/reminders-cli: A simple CLI for interacting with macOS reminders 进行 Reminders 管理。

feature分支:GitHub - ginqi7/org-reminders at org-reminders-cli 正在尝试实现一个无缝的同步逻辑:编辑 Org Mode 文件或者 MacOS Reminders 自动同步两者的内容。

为了实现该需求,把同步逻辑放在了一个 ginqi7/org-reminders-cli swift cli 程序当中。

目前 feature分支 里大体功能基本完成,还在完善中。有兴趣可以看看,一起探讨探讨。

录制了一个视频,

展示了现在的使用方法和开发逻辑。

2 个赞

beorg 加一,如果交钱升级的话,现在有很多功能了,包括提醒、写入iphone calendar、tasks这类

直接在安卓版Emacs里使用自带的 diary-mode + 自带的 Appointment. Appointment 可以设置提早若干分钟开始手机振动提示,只要Emacs在后台活着就可以。

其实我有个观点: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同样的,专业的东西交给专业的工具去做
基于此观点,我是不怎么感冒 all-in-one的,什么都想要的话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好比内存和硬盘一样,内存中的数据是容易丢失的,硬盘中的数据可以存很久,

像生活中的琐事很快就能解决了,可以用 microsoft 的 todo app 来安排
那些耗时耗力的任务,需要结构化的存储,比如放到看板,日历规划中,notion 做的不错

那两者之间该如何衔接呢?
比如 microsoft todo 提示你该去做某个项目了,你就到那个项目的 notion 界面中去工作即可

ps: 番茄钟也可以用一下,作为精力管理的工具,可以和看板配合着用

我是日常todo事务用org agenda,基本是要个几天完成那种,设个ddl。至于具体到什么时间开会之类的,用macOS自带的Calendar,能有个醒。(说白了,就是orgmode 替代了macOS的reminder或tasks这类工具,纯文本方便存档和检索;日历功能范畴的事儿还是用日历软件。)

复杂项目的进度管理(我的也没那么复杂),那就用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了,我用的OmniPlan,仅仅初步用用,规划下进度gantt图、人员分配这些。


楼主提到的任务其实是两类:

  • 日历类:什么时刻做什么,如上课、开会、节日、纪念日
  • 任务管理类:macOS自带的是reminder.app, 邮件软件带日历功能通常会有个叫tasks的东东(像Google calendar、Thunderbird的calendar插件、MS Outlook),用来罗列什么事情待做、哪天ddl。这种用orgmode的agenda替代很好用,因为可以随时写很多备注信息、更新状态啥的。
1 个赞

复杂项目用github的Issue 和project,你觉得是否可行?我一直在想,是否实验室里可以有工程师文化。 macOS的reminder想法不错,但感觉编辑起来,略有点复杂, 共享方面似乎不是很直观。这点org-mode作为编辑其实很好,但是org-mode 在多个成员之间share 任务管理和进度监督上,似乎不像github那么直观和方便。

谈谈我是如何高效率的工作,高效率的 Get Things Done 和让团队高效率运转

如果你是团队领导者,可以参考一下其他人写的这个关于团队使用org-mode管理待办的文章。

2 个赞

project 是指 MS Office 的那个么,那个也很专业哇,管理项目够够了(当然指我们这种小的)。如果你指github建个repo用issue管理,repo的那个提bug的讨论页面?嗯,我不很理解,还是说github这么个名字的在线功能软件(那我就不知道了)。

多成员间协作管理可能还是用专业的吧。因为纯文本,倒是也可以用建个git,大家不同分支改?或一起改一个?似乎有点可行。如果只是分享,那分享纯文本或者截张图,如果协作管理那就专业、复杂了。

macOS的reminder我见过不少同事在用,基本就是记记要做的事,简单记点字那种,确实如它定位:todo 的checklist


个人觉得,如果存在团队协作管理进度、复杂代办这种,用专业的软件吧;它主要是复杂在管理与业务逻辑上。

是否实验室里可以有工程师文化

实验室有些情况也是需要用项目管理软件的,大一点的像科技部重点研发这种,文档要求、指标太多了,时间周期挺紧的,不理理真的是一团乱麻

你这个org用的相当得杂了,学习了 32

PS:我还停留在管管自己平时要做的那点儿事上

GitHub 有专门的一个 panel 是 project,这个 project 是独立于 repo 的,可以多个 repo 共享一个 project,我们在 repo 里面开的 Issue 可以 link 到这个 project 里面,然后它提供了多个视图模式来观测进度。

纯文本建立 git 来管理大家的进度,我觉得有点太 hack 了,感觉不是很方便,大家协同的时候还要 git push 或者 git pull,感觉有点繁琐。

我看到也有实验室用 trello的。

其实到这里我已经有点跑题了:不是自己的日程安排,而是考虑团队的日程安排和项目管理。

用 org-mode 等纯文本当然比较方便;当考虑到团队管理的时候,有个重要的内容是我们可以对项目的某一个子任务,进行讨论,这个在科研上比较常见。一个 sub-task 不是那么确定的,中间会有很多尝试和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也会 link 很多之前的代码片段或者文档,或者随时有和这个 sub-task 相关的文献,图片也可以在这里进行留存。

考虑到上面这些,我理解团队间协同是要支持更丰富的交流方式以及有一定的存档作用。这样看来,确实像你说的,得用一个相对专门的软件会好一点。

楼主这个很专业。题外话,话说楼主已经用 sublime 而不用 Emacs 了么?

这是我转发的 :scream:

这两天切到手机自带的 reminders 管理事务。

我的工作中要用windows,没法用mac,记录事务要切换自已的电脑有些麻烦,不如手机来的方便。主要使用 Emacs 管理事务,在 org-agenda 中 clock in 常常会忘记 clock out。用电脑没有用手机来的方便。电脑不用,但是手机会一直在手头。我不用 Win 上的 Emacs,太卡了,体验不好。

所以我把手机上的 shortcuts、reminders、calendar 结合起来使用。主要的流程就是把要做的事项在 reminders 中分 list 设定好,干活的时候,手机屏幕上点下设计好的 shortcuts,有多个入口。选择 reminders 中的一个事务开始记时,事情干完再点一次,会把工作时长和简要的内容写入calendar,保留工作日志,方便回顾一天干了啥。

shortcuts 可以结合 pomodoro 使用,一个pomodoro 结束后,自动提示记录工作的内容。这部份还没有实现。

1 个赞

坛友开发了 org-reminders

原来使用 Emacs 想要all in ,现在Emacs 保留编辑和笔记的功能,其他可有可无。邮件,事务,RSS 目前都换其他的了。财务原来用 beancount ,现在把记录的活移到了 shortcuts。

这样挺好。

也许你需要钉钉或者飞书 01 (其实我在国外组里当时用的slack)

也不错,我以为你是因为同步问题所以不想用 org-mode 来管理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