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org-annot-bridge PDF笔记 ⇌ org-mode

此插件为原来的 [新插件] org-noter-plus 提取PDF或EPUB文档的大纲及笔记 的重构

起因主要有两个:

  1. 原插件依赖 org-noter,如果只想单纯导出pdf笔记,这种依赖不太必要。而且我现在也不用org-noter了
  2. 原来调用elisp处理pdf,经常卡住emacs,不如切成外部命令,async调用

因此移除了对 org-noter 的依赖,名字也从org-noter-plus变成了org-annot-bridge:

现在支持的PDF笔记类型已经比较全了:

而且提供了更灵活的导入模板自定义,可以用以下变量自行写mako模板:

因为mako模板支持python代码,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变量,写各种逻辑,例如根据不同的type笔记类型加不同的emoji符号,方便后续查询。

例如下图这页的笔记:

按照我的自定模版导出到org-mode的效果:

小tip:

  • 如果笔记颜色有特定含义,可以导出到org-mode后筛选,配合 rainbow-mode 有更好的视觉效果

  • 看到绿色的五角星手写 Ink 笔记没?它会把手写覆盖的高度「裁切」下来,这是个人有些小得意的设计

  • 如果提取了图片,会把对应的文本内容也提取出来,我放在了quote里,方便后续对照处理

  • 图片对应的文本内容和注释内容不是一回事,请看上图的「矩形的笔记」

  • 链接可以跳转到pdf-tools的对应页面

  • 笔记内容可以按照目录的层级放置:

最后,虽然现在功能还不多,但transient真是方便的界面,以后有新功能也会慢慢往上加:

小tip:

  • t 设置导出的时候要不要加上目录
  • 设置creation的start和end可以只导出某个时间区间的笔记,而不是整本书的笔记。这样方便边读边导出笔记边整理
  • r 是只导出几条,看看效果

文档写得还不太全,如果使用中有问题欢迎留言,我会尽快补充说明或者修复代码。

12 个赞

太强了,不只是功能的实现,还有产品设计,以及对笔记的深入理解,非常期待有机会合作一下

我也逐渐放弃了类似于org-noter等同步文档注解功能。

看着很赞啊!

请问大家放弃org-noter,都换成什么插件或新流程了呀? 能否参照org-noter,做个比对?

我还在坚守org-noter,大体满意,如果说有需求的话,两点:

  1. org-noter-pdftools-create-skeleton对于多次导出注释到org-mode,能够自动拼接比如同一个pdf,在不同时期看了两遍,做了不同注释,导出的注释能按章节合并到一起
  2. 增加pdf内截图导出功能,这个好像就是新插件的功能之一吧

我最近掉到在 doom-emacs 升级不兼容后,再次讨论 emacs 的配置 了😂

org-noter是每个chapter和annotation 都是独立的heading,我觉得这有些重,我的很多annotation一开始只是原材料,不够格单独成为heading,变成heading会干扰我在笔记库里的搜索。

因此,org-annot-bridge是自定义模板,可以是heading,可以是list,我就习惯book是heading,chapter和annot都是list。

但是,也正因为org-noter每个chapter和annotation 都是独立的heading,所以可以比较容易地实现多次导出注释可以按章节合并到一起。

因为个人的阅读习惯,我目前对这个的需求不大:

  • 我一般是分章节阅读,如果需要筛选,目前根据创建时间就行
  • 后续的重读我一般在电脑进行,那么一般是书籍与特定观点的呼应,一般就直接在这个观点笔记下加一个指向书籍的链接,不会再在书籍下加一条笔记。实际上,我的理想情况中,书籍下面的笔记应该是只有目录和我的观点笔记链接:

但是我感觉按章节合并应该可以做

1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