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个还是看各人如何用法, 每个人有不同的情况.
如果使用「知识-认知(我暂且定义为『主要知识集合』)」的抽象, 同时假定认知是其中重要的部分, 且存在一个提升的正方向, 那么一个复杂庞大的wiki结构可能确实即使对于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认知的个数, 选择, 质量可能都不会有太大的帮助.
而另一方面, 如果使用「想法-发展」的抽象(也就是zettelkasten方法的主要抽象), 至少以我的情况来讲, 一个固定的节点储存一个想法, 给了一个让想法不至于淹没在日志和笔记里, 以想法为单位得到发展的可能. 很可以说, 我在使用zettelkasten之前几乎是不太会思考的: 我考虑一些概念, 考虑一些经验, 考虑一些我在各种材料上看到的论理实证, 好像都不是在逻辑地思考, 而是把所有东西都放到记忆的池里面, 按照我能记得的顺序, 印象深刻的顺序来联想. 而我并不总是记得切确, 更常见的是每一次记得的都不太一样, 在不同的角度, 或者干脆是我给了类似名字的, 不一样的东西. 不能明确定义的东西, 就不能证明或者证伪, 也不能用来作为其他想法的基石, 那么从这方面看, 一个类似zettelkasten提供想法为单位的存储和检索办法可能为一些形式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设施.
实际上, 即使从认知, 一个「主要知识集合」, 也就是像「世界, 在最主要的方面由这些东西组成」之类的角度, 我觉得它也需要对于每一个知识具有明切定义才能具有讨论的可能, 以至于一些有意识的选择, 实验等等, 而这些我觉得也很能使用这样一种记录的形式.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基本上推荐任何人使用一个类似zettelkasten/roam的以想法为单位的讨论形式, 以至于笔记的系统. 就我的经验来说, 这是一个有效的提供发展可能的系统.
当然=这也只是我的用法而已= 我的RoamNote/main里基本很少「整理」的内容, 大部分都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觉得有意思的抽象, 是一个挺简单的结构, 所以我对整理和复杂可能没有很多的经验. 虽然不清楚其他人怎样用, 但我觉得即使从我的用法看, 一个roam/zettelkasten系统对于几乎所有人, 只要他假设一个「希望自己得到发展」的信念, 也许谈不上需要, 但都是挺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