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周业余时间用lua写配置,基本完成了Doom的常用功能(我主要写go),虽然还有一些小瑕疵,但是用lua写配置是真香啊。
内置的LSP+nvim-compe在补全的手感上虽然比不上coc,但是已经够用了。
Telescope作为搜索框架也算舒服,用lua写个picker很简单。以前我总觉得vim查看某个函数或者变量的实现和文档很麻烦,现在用Telescope的help-tag也算是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Treesitter很有用,不仅仅是用作语法高亮,获得语法树信息之后能做的事情多了很多,比如在statusline上面显示光标所在代码的上下文结构信息,或者更改函数参数的位置等等。
Magit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替代品,目前我采用的方案是在float window里直接用Lazygit,大部分时候很方便了。
大部分plugin都用纯lua实现的版本,少量还得用vim的(比如neoformat),生态还在发展中。
我大部分时候使用macOS,emacs 28 + nativecomp的启动速度在20秒,neovim+52个plugin一秒不到,这是我切换到neovim最大的原因。虽然很多人说emacs只要打开一次基本不关闭,但我还是挺在意启动速度。
Neovim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个官方的GUI,我试遍了各个流行的GUI之后发现最稳定的还是neovim-qt,但是也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