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用思维导图的?

费曼技巧比思维导图更进一步,具体你可以看下:

概括的说,思维导图的目标是让自己懂,费曼技巧的目标是不仅得自己懂,还得教别人懂

2 个赞

我觉得这个问题和写代码要不要UML或pseudo-code一下类似。复杂的编程中,想想明白软件设计和组织问题就UML一下,同理复杂的算法问题,pseduo-code一下帮助很大。简单的当然直接上手敲了。同理这种思维组织工具,

除非你的问题够复杂,不然使用需求不大吧。日常还是简单的场景多,也用不到多少。很多年前用windows平台上有个非常有名的mindmap软件,各种破解装了结果从来没真正用过。。。

xmind只是软件,不代表思维导图。

人脑分左右脑,左边负责逻辑、文字等比较理性的东西,右脑则更喜欢音乐、图像这些感性的东西。

md/org 说白了还是以文字为主,基本是左脑负责。

思维导图同时具有文字和图像,所以能调动左右脑,所以和别人交流,以及自己记忆方面,都更胜一筹。

而思维导图还有个名称叫脑图,就是把隐形的思维,通过它能够显性化,这才是东尼博赞创造出来的革命性作用。

3 个赞

东尼博赞 一开始是给文字加上颜色和下划线

我自己的体验是,解决问题时使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好像会产生更多的思路。

倒是没特别体会到对记忆的帮助(我的笔记通常是用思维导图记全局-> 比较直观,然后用文本文件记一些细节-> 方便查找,然后一起放到 Anki 复习)。

很好的观点: md/org 负责左脑, 对我来说 *.one 负责右脑。

对我来说 R.P. Feynman 的这个技巧应用之一就是逛各种各样的论坛,然后写自己的观点。

可惜的是 R.P. Feynman 在去世的时候, w3 项目才刚刚开始酝酿。

另外,篡改 wiki, 等人来(理性地) 怼, 也是我对小飞侠的一种致敬方式。

1 个赞

用过,除了跟人交流有用之外,其实其他时候很少用。可能是懒吧,不如 org 记录下方便 :joy:

思维导图的实质用处,费曼技巧(以教促学)点评的一针见血,用得时候似乎很爽,绘制完,文件一关上,脑子一篇空白,什么都没学到。

有本日系的快餐书将思维导图为什么不利于思维和思考,阐述得比较清楚。

(这本书整体书评比较差,因为就是将一句话能说明白的鱼骨图,生生写成了一本书,但书里有很多洞见,半个小时能翻完,微信读书有免费版)

但是,思维导图符合大众审美和大众对学习的认知,个人的粗浅的经验,文章的封面(或者视频的封面)配思维导图,阅读率会比较高。(一般超过比率5%就是不错的的成绩)

image

因此,精美的思维导图有用武之地。

思维导图,个人弃用五六年了,最近开始用wps的版,但精美的UI展示要收费。

请教诸位,有哪款mindmap能输出比较精美的思维导图。

iMindmap吧
过去经常手绘思维导图,也有用mindmaster做的一些
个人觉得有必要把 《思维导图》这本书看一遍

顺便自我推荐一下,这是去年我用思维导图总结的一些 Julia 机器学习框架知识点 :slightly_smiling_face:

2 个赞

感谢,笔记很漂亮,imindmap也美观。

题外话一句,mindmap可能是不错的展示工具,可能不是用来思考的工具。(一直用过xmind这款偏工业化的产品,作ppt替代工具,之间换过两家公司,实际的使用时间超过6年)

思考的时候,简简单单用大学里上课的四块能活动的黑板。

看了其他的帖子,都没有具体的应用的话,空谈理论,是不能理解思维导图的魔力究竟在哪的。并且大家都过分追求软件画图,但是我认为手写才是思维导图的魔力所在(用平板画图或者纸张都可以)。

我认为,思维导图的作用在于分析问题和找出答案,并且只有手写的才对我有效。

我用思维导图解决晚睡的难题。

我很多年有晚睡的习惯,一点半才睡。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最终失败。

写过无数的日记,总结,也想过不少的方法,但是想法都很凌乱,存在于多个org文件中。没有一个真正的能让我瞬间明白的答案。

但是我认为答案一直都在,只是我没有找到而已。

于是我决定再认真用思维导图好好分析一下。

从中心点开始,如何解决晚睡。 右上角第一个分支,为什么晚睡。 右下角第二个分支,晚睡的坏处。 左下角第三个分支,晚睡的解决方法。

回到右上角,为什么晚睡开始延伸,顺时针 因为洗澡太晚 诱惑太多 等

再右下角第二个分支,顺时针。如果突然间觉得右上角有新的想法,就跳回右上角加一个分支。

继续顺时针对每个分支,一点一点加自己想到的任何信息。

在写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一直都在思考,而且非常有条理的思考,任何想法都不会丢掉。思维导图就像一张大的地图,让你可以比任意一点来回切换不花费一丝的功夫。而且思考的所用的时间大大减少了,因为导图的线,让我的想法有机的串联起来了,从而让我不会再同一个想法花费太多的思考时间。

于是我才明白解决晚睡的突破点(对我来说),就是11点就洗澡,洗澡后不能看手机,得马上睡觉,然后明白这很难,但是,如果可以接受这个挑战,就成功了一半了。

同样的道理,org文件也有类似思维导图,org的多层结构,正正也发挥了思维导图的思考的作用,但是来回切换分支有切换成本,不像思维导图零切换成本。但是org可以更好的整理资料,我也认同org有很多思维导图没有的优点。而且思维导图变成图后,可以用org存起来,所以我认为两者不冲突。

另外我之前画的一个图可以感受一下,很多年前,我刚接触树莓派的时候,没有日夜的研究树莓派到底能做什么,但是怎么研究好像都没有尽头一样。于是我开始画图,开始了寻找答案的过程:

还有,本人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一个问题可以想个几个星期到几个月那种。只要我认为对我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就会不断去思考其可能的答案。

最近在思考3年具体要实现什么人生计划,如何去实现,到底要不要留在同一个城市,还是切换城市/国家去历练等。这些问题,没有人能解答,只有我自己才知道答案。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不借助外力,纯粹靠自己大脑的就能得出答案的工具。而且,随着不断的思考,阅历想法改变的时候,再回头修正自己画过的图,让自己的大图更加的清晰。

但是,思维导图也是一个工具而已,世界上有很多工具,只要任何一个可以自己有效的工具都是好工具,就像emacs,org一样,真正用起来,并对自己能切身感觉到有用,才算真正有用。

5 个赞

感谢,好开心,讨论能有这样的深度。

类似的 cause-and-effect 分析,我常用鱼骨图(PMP的质量管理七工具之一):

思维导图的结构随机不稳定,一个 node 这次出现在大脑的左上角,下回又出现在大脑的右下脚。

以后,看了鱼骨笔记术这本书:

image

书中提到一点,主题应该写在右边,向左发散才最符合思考习惯。

书中有一段对脑图的分析:

我刚刚了解思维导图的时候,便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那之后也经常使用思维导图。 我曾经看到过有人用思维导图进行自我介绍,仅仅是看着他的思维导图就能够想象出这是一个如此有魅力的人。 与按条书写的履历相比,思维导图的方式不但能让自我介绍变得更为印象深刻,还能让听众很好地“记忆”内容。 思维导图作为能够“将思考视觉化”的技法,是非常优秀的。 但是,思维导图是以放射线状发散开去的,整理信息时,如果控制不好,就会让信息发散过度,给人难以总结的印象。

逐条书写能够实现构造化,却不易实现视觉化。思维导图容易实现视觉化,却不容易实现构造化。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在这里,我们就要请出能够同时实现构造化和视觉化的“鱼骨法”了。 使用“鱼骨法”可以将信息进行“容易理解的构造化”,也可以将信息进行“容易阅读的视觉化”。 其实,“理解”也就意味着能够进行“分类”。 能够将“整体”分成“构成它们的各部分”。 也就是说,能够很好地将“各部分”从“整体”中拆分出来,或者是用“各部分”去构造一个“整体”,如果能够做到,就证明信息已经被很好地理解了。 在此基础之上,如果用鱼骨法进行思考和分类,可以一眼就掌握整体图,也可以一眼看到细节,这是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笔记法。

现在“鱼骨图”只用在原因分析,思考工具用一个一个的方框堆积,就跟课堂上的四块黑板一样。

比如思考emacs有笔记,任务管理,编程三项功能,大脑里就呈现三块方框。

六个主题,就上下三个。

2 个赞

谢谢!看来鱼骨图也可以成为我的工具库之一!

这个图是我现在“定稿”笔记的方法,比如盘点JavaScript的array所有的方法。

每个method,每个分类都固定在一个位置。即使长命到120岁,一想到JS的array方法,大脑中纵向的第三块是数据处理,第三块中的第二项是shift,定稿之后,在大脑中的位置永远不变。

1 个赞

个人的使用历史过程中,认为思维导图实际上是没啥用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不会产生更深的洞见或新的东西。

其实最有用的方法就是随手写,有点类似 DR_MING的观点

日本人总结了这个方法,就是在一张a4纸上,关于一个主题,不要过多的思考,立即写下你相关性的3到6个观点和想法。

写完了,把这张纸保存,也不要想太多的去复用。

下一次再想到这个主题,再写一张,不要考虑以前是否写过,或者去参考历史的思考,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历史的思考已经在你的大脑中自然的经过提炼和演化,你的思考已经向前进了一步。

相关主题如果写了很多,就可以周期性的那出来一起看看,再写个总结性的东西。

这个操作手法有点类似于最近比较热门的卡片盒写作法,但是操作上要简单的多。

我这个东西断断续续的用了几年,个人认为是最有效和强大的个人管理工具。

用在电脑系统里面比较简单的就是用org-capture快速的记录你的想法,打上标签,周期性的进行回顾。

但是实际使用的时候,还是在纸上的效果更好。

对了,日本人写的那本书的名字叫做 零秒思考 非常推荐

好棒,讨论越来越有意思了。

日系的快餐书,很多人不屑一读,他们重实用,重洞见,而不如欧美大部头一般阐述理论。

我特别爱读,一两个小时读完,头脑一团乱麻中,日版书往往简单到使人眼明心亮。

也非常推荐《零秒思考》

整个帖子的命名源自于此。

另外更推荐极速快餐美食家“松浦弥太郎”的“思考的要诀”

零秒思考这本书非常简单,核心是坚持实践,坚持实践之后很在不自觉中发现自己在思考与组织上有了提升。

1 个赞

买过两本,还拆书扫成了pdf版(那时候没有微信读书。

以前的读书工作流,遇到好书,却找不到电子版的时候,就买来扫描成pdf版本,为此还专门买过一台 富士通 ix500 扫描仪.

然后将全部的pdf书都从“印象笔记”中归类,并作为附件。这是因为“印象笔记”的搜索能全局搜到pdf的正文内容,备注也能搜到。

这是以前的“读书”工作流。

现在"读书“全部都org化,一是找电子版转成org,二是(找不到中文)找英文原版转org,最不济就从”微信读书“网页版里读书,然后一点一点的挪到org文件中。

现在有一座小有规模的org图书馆(包括这本零秒思考)。

思维导图的优势在于“连接”,例如:

在学习知识点A的时候,往往会发现A和以前学过的知识点B可能有“关联”,但这个“关联”当前还比较模糊。由于你正在学习知识点A,并不想打断当前的学习计划转而去研究这个“关联”,而是只希望加一个tag,等把当前的知识点学完之后,回过头来再处理“关联”的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传统方法需要在两个笔记之间打“tag”(这个“tag”通常不是很好打,会比较verbose),思维导图只需要在两个知识点之间创建一条“连接”就行了(非常方便)。

思维导图的一个缺点是:

一旦你选择了思维导图,那么你所有的笔记都应该使用思维导图,否则就会有知识点无法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