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直接在xmonad 环境下按照官网安装指南,又可以成功通过 stack 编译我的配置文件了。
这是我目前的配置:
如果 macOS 能用 XMonad 就好了。
Mac OS 好像也可以的啊,不过我觉得没必要吧。Mac 可以用 hammerspoon 模拟平面布局。我觉得 Mac 的界面很好用了,不折腾这个 。
可以参考这个配置 :
mac 的图形界面确实不赖,但我可能有些强迫症吧: 我的机器是 mbp 2020,m1 ,我发现在用触控板滚动网页会有卡顿现象,特别难受,一些水平方向滑动的窗口也很卡。这应该不是硬件问题吧 并且我想用纯键盘控制电脑。
我只知道 yabai 之类的窗口管理器,没见过这个。
我用的是 2019 的 MBP ,感觉左右滑动还是很顺畅的。我一般就是全拼操作。 Mac 的大触摸板还是很爽的,用了键盘感觉就没优势了。唯一比较遗憾的是,我这个是 i9 的那款,发热量太大了,用着用着就得擦汗。
所以最近,把台式机的 Arch Linux 装了 Xmonad + 机械键盘,感觉很好用了,关键是在Linux下 Emacs 用的也爽。
嗯,这样用 Emacs 我觉得确实很爽,等我有精力了,我会再回 Linux 的怀抱
话说,Purcell 是不是在用 nix 作为 mac 的包管理器呀?
他是用 nix 的,我也是试过 nix,感觉还是要投入很多时间去熟悉,而且也不是所有软件都能用 nix 来安装。后来不想折腾,还是用回 brew了。以后要是想用 nix,打算直接用 Linux 上的 NixOS + XMonad
最近一周已经成功从 Arch Linux 的 KDE 迁移到 Xmonad ,第一次使用平铺窗口,虽然坑有点多, 但体验真的不错 。
这里总结了一些迁移过程遇到的坑,希望能帮到其他朋友。
Haskell的Cabal是废材,装的包很多或者Haskell编译器更新的时候都要痛苦很久。
我用 Stack 安装,这样更新频率不用那么太高,可以自己决定什么时候更新,由于是git 子模块管理,出问题随时退回上一个版本。
最近 cabal 开发团队说在未来要做出改变,提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