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都在用 emacs-mirror 我就放心了, 原来不止我一个觉得 GNU Savannah 难用得要死
白嫖 github 带宽,给咱 GNU 省钱
不会
doom emacs 用 straight.el 和 git 下载插件,有个 erlang 插件好像是下载了 erlang_otp 源码就几百兆,全部插件的 .git 加上文件就 1GB 多了。
我倒没关注 emacs 自身多大,反正肯定比 vim 大,哈哈!
俺觉着,emacs官方就该出这样一个指导手册,历史越久包袱越多,老旧的、用不上的、不喜欢的那些包,应鼓励用户删掉。
我觉得应该是让老旧的包尽量焕发新生命,尽量保持可用,因为那是 emacs 的历史文化。
windows上emacs安装完占300M左右空间, 按照现在硬盘价格大概只值1毛钱.
这么会安慰的话,3000M 也没事,1 块钱而已嘛。。。
我是觉得程序员还是得追求高点,不是说现在有 64G 内存 1T 硬盘了大就不成为大了。
btw,我还在用 Emacs,友军,友军。。。
我原来是直接搜索elc文件,然后按文件大小排序,把又大又没用的删除就好了。
刚才搜索了一下,emacs29.4中最大的el文件是 ja-dic.el
,4.6M,我肯定用不到的,比较奇怪,emacs为啥要内置一本日语词典呢,英语词典好像都没有内置的
gnus 不好删除. url-handlers.el 中有依赖 gnus/mm-decode.el. 而 gnus/mm-decode.el 中又依赖gnus/gnus-util.el 和 gnus/gnus-win.el. 我在尝试把 emacs.git 用 git fiter-repo 把不常用的lisp独立出来. 删了gnus/gnus*, url byte-compile 不了.
我记得编译的时候可以选择生成小号的日语词典
日文输入法输入汉字用的
把 url-handlers 一并删了也行,这个 minor mode 实际上和 vertico 之类的䃼全框架不兼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