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emacser都是什么领域的呢?

不知道可否分享一下。

这个,是一个macOS的软件: https://timingapp.com/

它用macOS系统辅助功能来监测你使用的所有软件和软件内活动,例如正在编辑的文件或打开的标签页,然后后台自动追踪统计,每天发条通知提醒你上一天看电脑多久、工作时间占比多少、做什么事情最多。可惜它这种软件太依赖于macOS的基础设施了,在别的系统上可能找不到替代品。

价格的话,从它官网订阅不划算,专家版要10欧每月。但是这个软件在setapp里,9刀订阅setapp就可以用到它的专家版+几百款别的软件,比它自己的订阅费还便宜2333,加深了我对欧洲小笨蛋数学不好的刻板印象x

虽然涉及敏感信息,但是这个软件遵守欧盟隐私政策,作者也在欧洲,所以不用担心隐私泄露问题

2 个赞

深度学习,在读博士

2 个赞

三万行的org文件,强!

我是一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没事写点程序,目的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十几岁时的幻想,或者只是为了娱乐。

但我却是一个 Emacs 新人,我在2021年年中才开始使用 Emacs 。目前,所有程序都在 Emacs 里面写,主要是 C,有时 Python、Zig、Rust、Go。

6 个赞

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领域的(IT领域?),就是业余时间没事做了来研究emacs ,我现实中也从来没见过用emacs的人,也就不知道怎么团队协作(团队用的飞书)。 工作中怎么使用emacs感觉没什么好说的,只是你的工作是需要用到电脑打字计算统计数据什么的,都可以顺便用到emacs吧 (有一些工作可以不用电脑,纯手机|平板解决)

我也不用GTD,感觉维护成本太高,但用org-mode,没必要把org当作GTD软件用的,GTD可能确实是如你所说,更适合那些富有生命的活力和热情的人, 而org-mode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和我用法差不多的人 例1,大概每个人对org-mode的用法都会有不同吧

2 个赞

感觉大家对于 Org-mode 的见解以及用法都各有不同。不过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这表明一个事物能满足多方面的需要,也或许意味着运用场景更加广阔,应用人群更加多样性;或许这也意味着 Org-mode 更多成为了一个通用型的应用,rather than Emacs geeks 窝在自己卧室里捣鼓的小玩意(虽然后者也不错)。

我平时主要用 Org-mode 来作为 Record(利用 capture,类似日记?)以及轻量级的代码测试(类似 Jupyter-Notebook);以后想学学文学编程。

补:有时候会用 Org TODO 来记录一下一些事项什么的,但不会全套 GTD 流程,因为作为一个大学生,暂时还没有这么多的事项去记录,每天生活重复度高,基本上就在 Agenda 上标出循环任务就好了。

2 个赞

前汽车质量工程师,现机器学习工程推荐方向。

目前用Emacs来做GTD,笔记管理和写Blog,还有一些简单的编辑。

2 个赞

底层码农~~

科研领域,AI及控制相关,列几个天天用的:

  1. org-mode:

    • GTD
    • note-taking workflow (org-download, org-roam, citar):收集网上资料,学术会议记录,文献阅读笔记
  2. 原生 + lsp:编 python、matlab,偶尔bash、R;写markdown

  3. AucTeX:写 latex

1 个赞

计算机专业网络安全方向在读研究生。

两年前接触 Emacs,一年前尝试只使用 Emacs 码代码,最近半年尝试使用 org mode,各个方面(代码、org mode)都还不太熟悉,感觉吃不透 Emacs 的东西,希望能在 2025 花一定时间学习 elisp 然后对 Emacs 有更深的了解。

行业方面没什么经验,只有春节前四个月的安全实习,感觉相比于做科研有些枯燥,且作为实习生没什么话语权比较难受,所以决定申请 2026 Fall PhD。所以还蛮羡慕 OP 做了「错误的决定」,我觉得我留在国内是个「错误的决定」hhhh

团队协作方面没有需求,不管是实习期间,还是在实验室里,团队协作基本靠 git 和一些 docs,所以对 Emacs 的需求不那么高。

常用 Python Bash,尝试在学习 Rust。

祝 OP 和大家有一个美好的 2025!

2 个赞

我比较好奇网络安全方向研究生主要学习哪方面的东西?

能否分享一个博士专业课课程表?这几天 DeepSeek/Gemini 刷屏,我有点好奇目前这方面的前沿知识,能附带一点学习体会或对这个行业的看法就更好了。(我会一点统计学基础知识。)谢谢 :grinning:

其实专业课的话我觉得比较水,学的比较肤浅,也可能是因为我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专业课更多是偏向于计算机的(比如操作系统、编译原理、体系结构、网络这些)。网络安全专业的课似乎比较硬核一些,比如会比较系统地学一些安全漏洞与相关设计、密码学等等的。

研究生的话,其实我觉得更多时间是在科研上,科研上需要啥就学啥了hhhhh

做量化交易的,平时写代码跑回测。从大三开始接触emacs到现在有6年多了,前四年基本一直在折腾配置 :slightly_smiling_face:,现在已经有一两年没动过配置了。尝试过neovim和vscode,感觉还是emacs用起来最顺手哈哈

1 个赞

我是做跨平台渲染框架的。平时写C++、Objective-C、Swift、bash、python、ruby,写代码基本都在Emacs中完成,少量使用Xcode。

1 个赞

我是不能从事临床的医学类专业,做相关的数据分析算跟本专业和CS都沾点边,之前还涉及一点(应用)生物信息学领域,主要用RSAS。这两年是纯行政岗,平时处理文字多于数据了。有个跟我们沾亲带故的方向是做医学影像的初步诊断,我理解其中大概的逻辑是利用算法识别医生肉眼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辅助诊断。可能跟视觉人工智能主攻方向还不太一样。

我自己除了一份从十年前攒下来的笔记,其他已经没有org-mode的文档了,也没有用GTD,确实是因为用得不勤就会生疏,磨刀的成本远远高于砍柴,所以放弃了,用markdown更简便一些,日常也足够应付。感觉时间和心力都会随着年龄下降,往好听的说,慢慢学着做减法,所以白色小人总是开导黑色小人:贪多嚼不烂 :joy:

确实是写代码的时间比研究Emacs还少,这一点我想是适用于多数Emacser的,没有折腾和钻研的那股劲儿,大家也不会相聚于此 :smile:

LZ说什么都没学到,Emacs不就是很好的收获么,退一步说,至少不是意识到自己有欠缺了吗?Lazycat大神之前建议大家多读社科类的书,以我浅薄的阅历是非常赞同的。多跟不同领域的朋友交流、多思考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多到没去过的地方走走,确实能增长见闻、开阔很多思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一个小细节说不定将来就解决了大问题。

14 个赞

跟楼上的朋友同行,推拿拔罐艾灸刮痧的,民间实践了十几年

以前喜欢用org现在也不用了,emacs完全变成了一个播放器听讲座,录音记录心得,然后继续听,不断修正,可能对于非电脑从业者,最终的emacs都是具有极其鲜明的职业特色,这也源于它的可塑性太灵活,和中医的哲学性有共通之处

5 个赞

Emacs 真是大佬云集啊~~
也感叹互联网人杰地灵 :grinning:
看得我自己 emo 了, 真是望其项背啊

1 个赞

AI方向(确切说是RL&CV方向)的PhD,工作快六年了。

从本科大二开始接触emacs,13年里就一直用emacs为主要的编辑器。读博和工作后主要用emacs写python模型和算法代码。

去年开始也用上vscode了,主要是服务器环境越来越复杂,tramp和lsp-mode remote实在顶不住了。不过装上了emacs-keybinding,习惯了emacs默认快捷键操作,都已经是肌肉记忆了。目前大一点的项目都用vscode,emacs用来写一些小型的测试和工具类脚本,比如突然想试一个新的算法或者模型结构是否能跑通,就用emacs快速写一下跑一下。

对了博士毕业论文也是用emacs+latex敲出来的。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