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带问一个,终端的 telega 等,实际内容和展示的内容会错位,按 ctrl+l 也不行。
这是什么terminal啊?
那个是懒猫大佬的holo-layer插件的打字特效+果冻光标,不过原项目只能在图形化界面使用,而且不能用X11转发
我这边魔改了一下,不过代码太烂了,还没放出来 ![]()
是wezterm,它是跨平台的,可以在windows上用
我的使用场景基本上就是windows上ssh到开发服务器,然后使用emacs tui进行开发
wezterm 在 Windows 上渲染会有偶尔的撕裂闪烁,可惜。
看起来像是Pip Boy
我的第一台台式电脑就是CRT的显示器, K7 700的CPU, 体现黄仁勋早期刀法的TNT 2 M64显卡, 结果沟槽的华硕当时生产的我那批主板元件质量有问题, 电容爆浆, 我那个机器就能开机, 但是开机一小段时间准死机. 我那会还是小学生, 哪懂怎么排除故障啊, 是我好几年的梦魇, 你知道这对一个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了多大伤害么
所以后来读大学以后没事就捡垃圾装电脑, 陆陆续续已经攒了32台计算机了, 平台各有不同, 要靠Rancher管好几个K8S才能都用起来的, 负载高了公寓里和飞机场一样. 最后终于发现tmd计算机这种东西其实挺耐操的, 并不爱坏. 经常用到坏电脑可能是我这辈子的好命中为数不多的平衡了.
这几年一直在终端中用emacs,终端支持真彩色,颜色主题效果和GUI一样,体验不错。
有问题的地方:
- 一些按键与终端冲突,借助于autohk重新映射了按键
- 复制粘贴有点问题,比如在windows WSL环境中,emacs的复制和粘贴没法和全局剪切板共享,需要一些额外工具和操作,有点麻烦,不如GUI
crt很浪漫,小时候我记得看过一本关于发明设计的书,他们把游戏用铅笔画在薄膜上,然后把薄膜贴在电视屏幕上,就完成了关卡的显像,然后通过在薄膜上贴磁片实现操作逻辑。
也许等你退休了可以搞个迷你电脑博物馆,然后把显示器堆在一起拍照,或者用霍尔电路扫描整个房间,画出整个机房里的电磁场分布。
复制粘贴可以参考这个
旧金山那个CHM我去过三四次了吧. 然后我现在的主力是两个mbp和一个dell laptop通过lan/tailscale控制32U的Open Frame里集中装的一批大洋垃圾, 那尺寸和标准PDP-11的36U还真大差不差.
安装xclip包,然后 (setq xclip-program "powershell.exe")。
据我印象论坛里的 twlz0ne 大佬是用 TUI 的
我主要基于 tui 来配置,也不能说是偏好 tui,只是为了避免“由敛入奢易,由奢入敛难” ![]()
忘记哪里抄的了 reddit 或者 stackoverflow
;; wsl-copy
(defun wsl-copy (start end)
(interactive "r")
(shell-command-on-region start end "clip.exe")
(deactivate-mark))
;; wsl-paste
(defun wsl-paste ()
(interactive)
(let ((clipboard
(shell-command-to-string "powershell.exe -command 'Get-Clipboard' 2> /dev/null")))
(setq clipboard (replace-regexp-in-string "\r" "" clipboard)) ; Remove Windows ^M characters
(setq clipboard (substring clipboard 0 -1)) ; Remove newline added by Powershell
(insert clipboard)))
用 Mac 的话,终端里 Meta 键就很难受,所以我一般都是用 GUI 版本;
要是哪位大佬能让我在终端打开 Emacs 时自动切换 Cmd 和 Option,我就太感谢他了
终端设置下按键就行了呀,meta映射为esc,都有这功能。
写了个启动emacs服务的脚本, 在macOS和Linux使用该脚本的细节见GitHub - redguardtoo/emacs.d: Fast and robust Emacs setup.
至少对于我个人来说tui org的图文混合功能没了,你就org的语法渲染 vim也有org或者markdown的插件,没觉得有什么优势的地方。
你这么一说我才发现显示不了
之前用 nvim 能用插件支持在 kitty 里显示图片,就默认 emacs 也行了
理论上应该是能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