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只在终端使用emacs的

你说的恐怕就是我了. 可以从三方面考虑对你的价值问题如何判断. 一个是你用什么终端形态, 要不要ssh? 因为这涉及到平台的字符串编码规范和字体的兼容性问题. 二个是major-mode兼容性的问题, 显然终端没有X11, 而你要是嵌套终端的话, 历史负担可不是好相与的. 不过我给你一个操作

(dolist (k '("C-s" "C-q" "C-z" "C-c" "C-d" "C-h" "C-m" "C-j" "C-[" "C-i"))
  (message "%-4s -> %s" k (key-binding (kbd k) t)))

你可以怼到mini-buffer检测各种和终端事实标准的冲突. C-s这个事情甚至Linus当学生的时候就有了. 三个是什么叫, 我的“只”是说我用TUI Emacs作为完整输入功能的操作协议, 特别是因为苹果终端的汉语支持不错, 而我特别喜欢用汉语命名符号写lisp. 但是既然有X11 emacsclient, 还有TRAMP, 你有什么非直接用目标环境不可的理由? 我知道我是因为要效法乔布斯旧事, 打算home brew一个对标Symbolics Genera的lisp机器. 但如果你有成熟的devops流程, 只需要在目标环境做约定好的事情, 那么vim>>TUI emacs.

还有个额外的好处就是美学. Emacs TUI一看就像是花了大价钱买的Mainframe, 至少也是高端工作站, 老A8也是A8, 而vim怎么改都有MS-DOS的廉价感. 你看我这个通过CoolRetroTerm用Emacs以后, 是不是小味挠一下就上来了? 回头把Doom Emacs的脚手架去了, 就更好看了.

2 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