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Emacs的Windows版恐将被宣布为“不受支持”"想到Emacs的未来发展

不算不堪吧,复杂点的app基本都会面临混合渲染的需求,这个在flutter上解决得并不是太好。

如果你对交互体验有一定敏感度,你会发现flutter的UI控件细节不太行,比如list的滑动不如iOS的native控件。

跨平台我基本都推荐RN

1 个赞

前几年 RN 被骂长列表滚动极慢,看来解决了。

两边都呆过,感觉友好程度vim<emacs<neovim,功能vim<neovim<emacs.由于天生缺陷,你不可能在(neo)vim中看pdf/image

再看现在的主流大型自由软件, 比如linux, firefox, 真正发展健康的, 大都离不开商业公司的背后资助, 还有像apache基金会下面众多项目.

说一点个人对这种现象的理解:

1. 劳动创造价值

不是资本家养活了工人,而是工人养活了资本家。资本主义公司不是这一切“成就”的源头,相反编码工人辛勤和持续的劳动才是。

持续投入的资金如同硬件、电力、机房和各类设施一样,只是生产的一方面,它们是死的生产资料,然而它自身并不能自动地创造价值,只有工人的劳动才能做到这一点。离开了工人的劳动,它们甚至无法保存自己的价值,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会折旧和贬值。就算是能自己复制自己的人工智能,也依赖于技术工人的开发和维护。所以我说,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主义公司不过是起到了利用和压榨的作用。

从历史上看,由资本来主导软件开发也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而这和资本主义逐渐在该行业内确立起统治地位的步伐是一致的。计算机软件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却是一副完全不同的景象:在那里主要是基于劳动者的自治和充满乐趣的自由劳动来推动其发展的。

你所陈述的“必须有资本家的捐赠才能继续开发”似乎是一个 十分自然 的事实,然而在我们看来,这才是 问题所在 ,它并非天生自然的,它反映的其实是一种 历史的、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在一个生产者无法占有自己劳动所需要的工具和生产资料(或者简单点说:无法放心地、没有顾虑地、全身心地进行软件开发)、无法支配自己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的社会中,劳动者无法单独和自主地与生产资料结合完成生产,因此必定受制于人(具体来说就是受制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 故而劳动必然在物质和精神上成为资本的依附物 。但是如果在一个生产资料和产品(包括软件)都为社会集体所有,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的社会,状况就完全不同了。这种迫使自由软件开发者必须仰仗资本“恩惠”才能生存下去的状况,根本不会存在。

资本对劳动的奴役,这正是你所看到的这种现状的起源,也往人们头脑中注入了资本拜物教的观点:资本可以自己增殖自己,资本才是价值的源头。这种庸俗经济学的观点实际已经被社会主义的批判著作加驳斥得很多了。有兴趣可以读读《资本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史》。

2. 资本家捐赠自由软件有着经济上的必然性

自由软件运动就其创始人的观点来看,是一种纯粹的言论自由式的社会政治运动。但它所力图要在全社会实现的东西,同时也具有 经济的性质。自由软件所倡导的劳动实践实际与生产力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不谋而合。因为它顺应了软件产业发展而提出的生产力的社会化的要求:即生产过程中对社会(或行业)范围的生产资料、劳动力和中间环节产品的普遍、大规模的调度、计划、流动和紧密配合。 这种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改变

现代软件生产实际是一个上下游合作、各个技术领域紧密结合的过程,那些较为聪明的资本主义的软件公司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对利润的追求和市场竞争迫使资产阶级对现有的生产关系进行 有限的调整 来适应这种生产力的新变化。所以资本主义公司愿意投资自由软件开发,不仅不奇怪,而且几乎有着一种经济上的必然性。

3. 如何判断单个项目的健康?对几种被资助状况的讨论

但请注意:这种调整是由资产阶级主导的,并且受制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个基础,因此它对于自由软件的影响并不完全是积极的,甚至在很多情况下是消极的,需要分情况讨论:

  • 在那些有着独立经营实体、发展完善、产品已经被行业一致认可和广泛采用的自由软件项目中,由于利益相关方本来就很多,彼此制衡,项目又有着坚持相对独立的路线的组织领导——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来自外部公司的资助从 一般的层面 来说才是好事。由于这些项目发展到今天都已经相当庞杂并且对于生产扮演了某种生死攸关的角色,因此资本家总是优先资助它们。

    但不应由此夸大资本家资助的意义,事实上,无论是你提到的 Linux 项目还是 apache,它们在自身发展的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没有获得或者极少获得捐赠,换句话说,促使它们成功的绝不是资本家的“慷慨解囊”,而主要还是靠群体的支持、开发人员的劳动和对自由软件的承诺。不应颠倒这个先后顺序。

  • 对于那些资助方单一,或者尚在早期阶段,或者自身在组织和营收上不够独立的自由软件项目来说,来自资本家的资助则不一定是好事了,很容易被资本主义公司的利益和议程绑架。自由软件和资本主义的公司毕竟是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主体,正如我前面谈到的,它们在根本利益上是对立的,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如果将自己的命脉(如主要收入来源或者领导权)交给自己敌人,那么和在自己脖子上套上绞绳无异。如果一个自由软件项目必须依靠一群不学无术的暴发户(是的,我说的就是资本主义公司的资本家)赏赐的一点“残羹剩饭”才能存活和发展,那么从自身的安全、独立和可持续上看,无论如何也谈不上你说的健康。相反,它是畸形和非常不健康的

  • 对于那些成员很少、完全依靠资本家的介入作为“动力”才能推动自身开发的项目,那状况就更糟糕了。这些公司选择“资助”你,只是因为你的劳动对它们 有用。与其将这种软件开发活动看作是“自由的生产活动”,不如将其看作是对这些公司内部已有部门的雇佣劳动的补充,它实际是劳务外包的另外一种极为粗劣的形式。披着资助外皮下面的,其实是最典型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你出卖劳动力,它支付给你工资。对于劳动者来说,这种形式并不比直接受雇于资本家好多少,有的地方甚至更糟糕:

    • 报酬一般都很有限。即便从资产阶级的等价交换的观点来看,资本家通过这种方式支付给开发人员的报酬也少得可怜,远远少于他们的劳动为资本所增加的价值;
    • 这种交易很少受到法律的保护,基本是基于最简单的契约关系,从维护自身权利上看,连普通外包的员工都不如
    • 没有任何稳定性可言。如果你实现不了它们想要的需求,资本家当然可以随意地解雇你(“停止捐赠”),转而使用其他产品(如其他项目),而不必付出任何代价承担任何责任

    这种类型是最恶劣和最不利于自由软件的一种,也是资本家最喜欢的方式。在自由软件开发者和资本主义公司之间,完全是一种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可见,在存在资本介入的自由软件项目中,它本身是否健康,并不取决于有多少人捐赠或者捐赠的数额,而取决于:自由软件项目自身是否有足够的能力(例如坚实的社区或市场基础、足够活跃的开发者、和一个代表公共利益的领导团体)来推行一条 不同于资本利益的、代表自由软件利益的路线,在拿钱的同时又不会使得自己的自由软件立场被敌人所消融 。或者说,取决于这些项目在和代表私有软件利益的资本主义公司有限的合作过程中的独立性

如果一个项目拥护自由软件事业、维护开发者和用户的利益,拿了资本家的钱,但却用于反对私有软件的活动,那么它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4. 从整体来看,资本家的资助无法改变自由软件处于弱势和被压迫地位的现实

但无论是上面哪种类型,其实造成的局面从整体上看都是一样的,也是你提到的:一方面是大量地位重要的自由软件无人问津、难以维护;一方面只有是少数知名度很高的项目才能获得残羹剩饭。这种所谓的“健康发展”以牺牲绝大多数为自由软件而劳作的人的利益为代价,用光鲜的慈善和作秀粉饰凋敝的现实,并在自由软件社区内部制造分裂和利益分歧。这正是资产阶级有限、充满算计的、很多时候是假惺惺的“资助”所带来的合乎常理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这种状况认为是“健康”,那么几乎等于认为 1% 的人控制 80% 财富的社会是合理和自然的了。事实上, 只要资本主义私有制还存在一天,就没有健康的自由软件项目可言


这些话在草稿里面躺了快两个月,现在随便改改发表了。说这么多,其实我的看法归根结底也很简单:

编码者和工人、农民一样,作为现今社会中的无产阶级及其后备军,他们其实有着共同的利益:消灭雇佣劳动,消灭私有制;一切归劳动者所有,不劳动者不得食。这其实是实现健康劳动的唯一途径。

5 个赞

我怎么觉得你在套公式

这么说也未尝不可,任何理论、稍微系统化的见解一旦经过加工,都不可避免地具有公式(简单断言)的外观。区别不过在于套什么样的公式。如果一个公式反映客观现实,那么就是好公式;反之就是坏公式。

一些人套资本家养活工人的公式,而我反其道而行之。

4 个赞

我说的套公式,其实就是在说一种形式的思维方式,如同马院教授侃侃而谈,大批特批。我们固然可以使用 e = mc^2 但是,这其中每一个符号背后都经由大量不同的预设或者说前提而衍化,换句话说是公式具有适用条件。就如上面的公式只是一种简化形式,完整形式还有动量,高速运动物体、量子力学不精确(不适用)等各种问题。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确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主观化的客观事实 ,然而”现实“,未被遮蔽的存在,并不只有一种视角。还有其他理论比如,新古典经济学,新凯恩斯等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

  2. 不是为资本辩护,自由软件的兴衰一定和资本有相当大的联系,不如说,现实本身已经是”资本“中介后的结果,很难找出纯净的未被资本化的现实。

2 个赞

在我看来,马院里的绝大多数都是鹿。

不知你说形式的思维方式是指什么?是指无前提无具体事实支撑的结论吗?

如果是,那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倒是觉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最讲究实证、并且以对社会条件的具体考察作为前提来进行分析的,但你提到的那些西方经济学(我们将其称之为资产阶级的庸俗经济学),比较喜欢预设一些形而上学的前提(比如“理性经济人”),其中的模型和理论,很多也从未经过实践的验证,甚至存在数学错误。我见过不少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已经从数理方面进行了这方面的批判,比如余斌,我向你推荐他的《微观经济学批判》和《宏观经济学批判》。如果嫌长,那么可以先阅读几篇短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科学逻辑上的区别

马克思经济学说中的假定与西方经济学的假设

我也是这个意思,马院里大多都是鹿,确实具有马的相关特性,却实实在在的不是马,但我不是原教旨,不在乎它是是鹿还是马。

形式的思维方式,即碰见相关的话题,就立马想起了相关阐释,甚至相关阐释都不清晰,不考虑时代衍化背景,套公式般的思维方式。就好比做数学题,好像碰见了原题,但是条件简单的一变换,就不会做了,或者凭着印象答题,最后惨叫没看清题目,实际上你看清了题目也不一定会做。

不过现实本身也不是做题,现实本身也没有那么多“正确”的公式让你套,大多都是从具体都抽象实践到总结阐释到改进,如马和黑都是从劳动生活实践中总结创造出那种符合时代背景的宏大理论,在当时的时代中,肯定具有极其强大的解释力和预见性。但是在当今这个私有制公有制混合,市场和计划并存,复杂的、混乱的、令人恶心的现实之上,哪有那个理论敢说把握着这个世界,有也只能是盲人摸象、夜郎自大。

我没看过正经的经济学著作包括《资本论》,大多都是从哲学史中了解智者的生平和理论,我也没有兴趣跨越哲学到政治经济这条大道。

我的言论具有太多消极的,哀怨的色彩,请见谅,同时也没有给自由软件发展谏言献策,很羞耻。

是啊,这个才是王道,vim和vscode也有个,但是不好使

macOS的官方包性能感觉有点问题,改用Emacs-Plus编译安装后正常。

我目前的认知是在单一的体制下,技术不敌制度,只有不同实体间的竞争,才会提高技术的地位。

科学技术最重要的是, 它是会不断发展进步的, 如果能一直发展进步下去, 可能某一天, 制度、体制就管控不了它了, 倒反天罡

注解:“大公司”(萎蠕)如何无耻利用“开源”项目,新闻一则

讨论

这不是活该吗? 他自己要用 MIT 协议的.

他如果在意名誉完全可以切换其它的 license 或者添加新的限制条款

1 个赞

I default to using the MIT license as it is simple and permissive. The license does not allow removing the original license and purport that the code was created by someone else. It looks as if large parts of the project were copied directly from Spegel without any mention of the original source.

6 个赞

甚至连 fork 都不算,一般项目的 fork 至少保留了原始项目的提交历史记录,微软的做法是直接把代码拿去用,既没有保留原始证书,也没有备注代码来源引用,只在 readme 文件简单提了一下,搞的好像是自己原创的

所以他为啥不起诉微软? 既然不起诉那 license 的意义是啥?

起诉不是免费的,用了 GPL 也不会从直接因此从 FSF 受到援助

到最后就是变成闭源付费下代码

按他这个情况, 微软确实侵犯了他的版权, 要是去告的话能拿不少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