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cs或者Vim使用者,是否喜欢带指点杆的键盘呢?

惯性就做不到指哪打哪了,惯性能惯到什么时候,就是随缘,所以最终还是手去干预停止状态的。 这个状态应该是,“你看着指针到哪再停”;(我用过 kensington 的那种大球,也用过罗技那种鼠标样子,在大拇指位置的小球,都差不多的,精准不了太多……)

指点杆虽然也类似,但我觉得还是更跟手些,你觉得离得远了,想加快,自然就会增加力道;快到了就减轻些力道,反馈更直观(个人感受)。

而且基于标题,emacs 或者 vim 使用者,我是假设双手不离键盘的。靠手掌,那基本意味着手也离开了……

没机会体验……不知道啥效果……其实 hhkb studio 如果是静电容的,我可能当时就毫不犹豫的入手了。

那很厉害了

我用了几年 kensington 了,流程是先惯性甩过去,然后再微调,定位速度基本可以做到和鼠标一样,在像素级微调移动方面更是远超鼠标。

有机会面基给你表演一下 :nerd_face:

哈哈,好的!不过轨迹球主要还是那个问题,得抬手腕,和 vim 不搭 :joy: 这个时候妙控板、鼠标都是竞品了。

(顺便吐槽下 kinsington 的那个 mac 软件, 断开链接的日志的时候,大量产生日志,写了我 100G的硬盘空间……)

1 个赞

是我疏忽了

掌托位置的轨迹球设计在八九十年代的笔记本上有出现,我也收藏了几把轨迹球键盘,使用下来,一言难尽,球太小,精度不好。至少要34毫米上的球才好用

常用vim和emacs evil mode, 买了两个usb有线的thinkpad键盘,办公室和家里各一个,用了十几年了。

个人认为有了指点杆+vim,大部分情况不需要鼠标了,除了要长时间使用作图类软件。

网上现在还有的有线thinkpad键盘不超过300元,比现代码农人手一个的机械键盘便宜多了。 楼主的发明实在是太极客了

哈哈,我主要是给码农准备的,一般码农都喜欢这种极客的东西,谁手里没有几个机械键盘呢.

另外,普通的机械键盘也才100多,足够使用的. 60配列的键盘,换轴还更便宜呢,毕竟轴少. :rofl:

我来许个愿 :joy: : 类似 HHKB Studio 的那种陪列,但指点杆,左右分体,无线

道友你这是连吃带拿啊😆

HHKB Studio这种键盘,因为指点杆本身底座大概有一个机械轴的大小,这个不好分体,必然会导致分体键盘的边界不够完美 :zany_face:

个人使用 Nuphy Air60 V2, 即 60 配列的,如果能加个指点杆,那简直完美了。

不知道楼主有没有用过 Steam Deck,它这个双触摸板的手感和精准度都非常不错。

其实可以考虑之前提到的那个 QK Alice Duo 的模式,2.4Ghz 接收器做大,作为一个独立部件存在,分体键盘都是连接的他,把指点杆放在那个部件上……

毕竟分体键盘左右之间,还是有一定的空间的。甚至可以再带个滚轮……指点杆的翻页还是有点不方便的。

1 个赞

你这倒是提醒我了,说不定还真可以实现,不过要cnc工艺加工了

很遗憾,还没有摸过。 他的高精度触摸板手感跟mac比较起来如何?

Macbook / Magic Trackpad 是大面积、多指手势操控,这个面积没办法嵌到键盘上。

而 Steam Deck 的双触摸板设计上就是为单指拇指触控准备的,比如有个滚轮模式,拇指在触摸板上扫过去的震动回馈就像是一个有惯性、有阻尼的棘轮滚轮,或者说一个有刻度的轨迹球,手感非常细腻。

Steam Deck 手感有点廉价了,远不如 PS5 的 DualSense 吧。

DualSense 确实厉害,不过我没有试过 PS5 手柄拿来控制 PC 鼠标指针,不知道用起来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