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帖子都在说这个,但是比较零散,我想参考一下大家用什么AI工具加速开发的,特别是从0到1的无代码或者全AI辅助开发?
关于Emacs
其实也不限於Emacs插件,如gptel,germini-cli,claude-ai这些。
关于AI editor
据说cursor,krae开发的时候,都一直点Accept就可以了,相对Emacs缺少了交互UI,流程上相对没那么顺畅。感觉就是VS code改版,加装上AI插件而已,因为太多人用Cursor开发,作为Emacser,不想落后,但是也不想浪费AI Token,现在还是处于用免费版AI和gptel来做一些辅助性开发。大家有在用Emacs配合那些主流AI editor来做开发吗?不知道效果如何。
关于MCP Agents,或者云开发
我也看了一些一些国内的直播,某节跳动的,他们都在圈子内弄了不少的AI工具,如扣子,abcoder,eino,之类的框架或者工具。陆续还出现了很多其他小工具或者项目。腾讯也有云开发平台,我没试过,但是可能更像扣子。
我不想给emacs加光环,但是我觉得可以取长补短,哪个工具好用就用哪个,而且现在很多时候,我用emacs是用来看epub和pdf,和org笔记。
大家经验丰富的,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一下吗?
claude code (一定要在linux上用)最低提高生产力10倍(我实际开发了几个项目了,不是crud那种)
具体用法可以看看官方的最佳实践
1 个赞
guo
4
这几天在测试qwen-coder 后端用qwen-480B-coder和kimi-K2
数据库用postgresql.配置好数据库mcp
可以做到完全不写代码,数据库设计,生成测试数据,api设计,页面设计完全由ai完成
爽的一塌糊涂
1 个赞
开始用 aider ,现在用 claude-code 和 kiro 。
可能是我用法的问题,我的感受他并不能直接提升太多的效率,但是能降低自己的心力消耗,自己会轻松很多。
而且当你清楚知道你的需求的时候,他们可以很好的跟你“聊”出一套最终方案,并且做一些“苦活累活”。老实说,这个感觉比和其他菜鸡程序员的配合来的轻松太多……和 AI 沟通 ,比和人沟通轻松多了……
1 个赞
vsc copilot + mcp feedback enhanced,基本能力足够,用 mcp 省点调用次数
我很好奇这类说AI提高生产力10倍的说法, 就我自己而言, 光审核和测试AI写出来的code, 就不止这么多时间. 也许我做的比较慢.
1 个赞
guo
9
最新情况:kimi K2 比 qwen 480B coder要更好用,明显感觉得到k2解决问题使用的token明显要少很多
是的,如果只是个人项目要能用,会快很多,如果是真的上生产环境的大型项目,ai写的代码还得一行一行过一遍,改了的东西经常还是大改,这还不算测试的工作量,自己写代码,用ai生成测试代码,感觉更好一点,现阶段工作中ai主要还是替代手册,生成代码片段,写脚本和sql等
wsug
11
这么看, 不用AI, 代码可能写几行就直接写不下去了, 审核和测试这步都到不了, AI很快就能写出10倍量的代码, 直接到审核和测试的这一步, 所以提高10倍生产力
acoret
14
可能是跟不上时代吧 也可能是因为我使用的ai是免费的qwen, 目前感觉不到他的提升,无法信任同时幻觉太多,但用它来检查sql遗漏 在疲惫状态下 完成一些补全是不错的。
指 在我写完 appId后 自动补上@JsonAlias(“app_id”)这点很赞 之前我都是直接写个jaba再生成的
至于在emacs上使用,咱失败咯,按理来说 emacs更适合接入 但咱已经被工作压迫到没时间搞emacs了 用它记记todo 已经是咱的极限了
tninja
15
谢谢你的帖子,里面的信息很丰富,sub-agent回头我也想去学一学。
并非特意要唱反调,只是谈谈实际工作的体验。AI coding (Claude Code)的效果在我自己的工作当中很不稳定。让它进行较大的修改,比如对一个模块进行重构,结果编译都通不过需要修改,因此我对它的结果的正确性实在不放心。于是我退回来用IntelliJ的重构工具来手工做,其实也花不了多少时间,而且可靠性非常高。
AI编程是很有用,不可能不学,但是我自己用下来,它也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做。而且用的时候还得小心,相比一些现有的工具,它的结果相对不确定一些。最近好像有些研究说AI对团队productivity有限。但是AI泡沫很大,这样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